1991年,因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引爆中東局勢,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聯軍開始攻打伊拉克,「海灣戰爭」爆發,1991年1月17日,聯軍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後,伊拉克軍隊兵敗如山倒,被迫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此戰影響力極大,它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而美國選擇的對手伊拉克當時看起來絕對不是吃素的,伊拉克明面上的軍事實力甚至能號稱世界第四,其有一百萬大軍,坦克和戰鬥機的數量級都是數千,可謂「巴比倫雄獅」。當時連美國都做好了陣亡1.5萬人的準備。
美國戰略智庫預測美軍的傷亡將達1.5萬人。美國防部後勤局的計算機也得出了同樣數字。甚至還準備了1.5萬個裝屍袋,戰場指揮官、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將提出一個較樂觀的估計:大約5000人。美軍參聯會主席鮑威爾上將提出的數字最低,卻也在3000人左右。
畢竟伊拉克也不能小看。其實薩達姆當年就是這麼想的:我打不贏美國,但美國根本承擔不起上萬的傷亡,熬過去我就贏了。
但結果卻大跌眼鏡,盟軍死亡人數僅僅只有378人(美軍因戰事身亡的有148人,非戰事身亡的145人),這裡的非戰事死亡主要是因為車禍、疾病、自殺等原因的死亡,美軍幾十萬大軍,幾個月時間死這麼多人也正常,而因戰死亡的只有148人!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意識到了,現代化的戰爭比之前的戰事相比,有根本性的改變,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那美軍戰死的148人都是怎麼死的呢?
美軍傷亡人數最重的一天是1991年2月25日,這一天,伊拉克發射的一顆飛毛腿飛彈擊中一個美國兵營,造成了28名美軍預備隊員死亡。
那真刀真槍的對陣仗呢?伊拉克是輸得連底褲都不剩,比如著名的裝甲部隊對決——東73之戰,美軍以一人死亡,兩人受傷,一輛步兵戰車受損的代價,幾乎全殲了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一個機械化步兵師(軍事意義上的全殲不代表殺傷全部敵人,將敵人打得失去戰鬥能力就算)。
剩下的美軍傷亡,通常都是伊拉克軍隊偶爾造成1個,2個……這麼堆積起來的,而且,在戰區有一個極為尷尬的情況,自己人造成的誤傷,有時甚至可能比伊拉克軍隊造成的傷亡要重,比如美第41步兵團一營特遣隊B連遭到伊拉克軍隊伏擊,雙方混戰一小時,美軍本來沒有傷亡,但之後第66裝甲團2營B連增援過來,一路橫掃,將自己人的8連步兵戰車打到5輛,之後第二輪齊射又打掉5輛,美軍8死32傷。
五角大樓官員說,友軍飛機擊斃美軍11人,誤傷15人。在地面戰中,友軍擊斃美軍24人,誤傷57人。海灣戰爭中,美軍10輛M1坦克受到重創,其中有7輛為友軍誤中,誤中率高達70%。25輛受重創的布萊德利戰車中,有20輛是被美軍自己的火炮擊中的,誤中率竟達80%。
對了,在此次戰爭中還發生了美軍攻擊英國友軍部隊的事件,造成9名英國士兵死亡,13人受傷。英國:臉上笑嘻嘻,心裡……,英國軍隊整場戰爭也就死了47人。
註:飛毛腿飛彈其實並不是多先進的東西,但到處亂打也確實能給不可一世的美軍造成不少困擾。
根據統計,美軍死亡人數分布是這樣的,美國陸軍,戰死98人,事故死亡126人;美國海軍,戰死6人,事故死亡50人;海軍陸戰隊,戰死24人,事故死亡44人;空軍,戰死20人,事故死亡15人。
絕大多數部隊中,事故死亡人數比戰死的還多,那這事故死亡的都是啥情況?舉個例子吧,美軍航母上曾經有一架HH-60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墜毀,直接造成8人死亡,之後繼續滑行,造成十餘人死傷。此外,還有一些彈藥意外爆炸等等,也造成不少傷亡。
那伊拉克軍隊呢?那就慘不忍睹了,大多數學者認為死亡人數在2.5萬到7.5萬之間,受傷人數也不清楚死傷十萬是肯定有的。被美軍俘虜的伊拉克人為7.1萬。以至於在戰爭期間,美軍衛生兵所救治的伊拉克方面的傷員遠遠多於自己人。
註:「死亡公路」,著名的科威特 80號公路,當年從科威特城撤退的伊拉克千餘輛坦克、裝甲車、卡車車隊遭到美軍戰機屠殺式的攻擊,伊拉克軍隊死傷慘重
有人就想說了,那伊拉克戰爭美軍怎麼死了數千人呢?怎麼越打越差,這是因為伊拉克戰爭打完後,美軍還要收拾爛攤子,在伊拉克呆了很久,經常被各路綠林好漢襲擊,死亡人數就堆起來了,而在進攻階段,聯軍報稱只有139名美軍和33名英軍戰鬥人員陣亡。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