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和鍾南山畢業的醫科大學全變為了985,看完就知道有多牛了

2020-02-10     小王的教育觀

鍾南山和李蘭娟的名字如今響徹在全國人民的心中,一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位巾幗不讓鬚眉。說到這兩位老人,都在最關鍵的時刻再次挑起了大梁,很多人看完他們採訪的消息後,心理會特別的安心,在疫情發生以後,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一直沒有停歇自己的腳步,他們先後到過武漢,通過多方研究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比如鍾南山院士多次提及的關鍵信息給讓我們得以正確進行防控和保護自己,而李蘭娟院士奮戰在實驗室中,不僅已經成功的提取與分離出病毒株,而且在武漢還與眾人一起經過研究,最終確定了2類對抑制病毒有效果的藥物,如今李院士依然身在武漢,並且與同事一起攜手來救治危重病人。

說到這兩位老人很多人看到了如今他們的成就和成績,卻鮮有人去了解過往的求學經歷,說到鍾老和李老作為兩位在我國的醫學界德高望重的醫學大家,他們其實早在讀書的時候已經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了,我們都知道高考如今考上大學不算什麼難事,特別是在各地本科升學率極速攀升的這幾年,只要高考努力,考上本科不算難事,但是提到數十年前特別是像鍾南山院士求學時代所處的50年代,當時能夠成為一名大學生和現在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一樣會轟動鄉鄰的。

首先來說一說鍾老畢業的大學,鍾南山院士在50年代的時候就考上了北醫(當時稱為北京醫學院),這位出生在南京籍貫廈門,長在廣州的老人,高中階段就讀了廣東地區著名的廣東實驗中學,後來考入北醫後在這裡學習任教長達10多年時間,70年代後回到了廣州,把方向定在了呼吸疾病的研究和治療當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成一代醫學大家,在96年的時候當選為了工程院院士,當時他正好60歲。

而說到北醫,曾經是赫赫有名的全國重點大學,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時候,北京醫學院先後兩次成為當時全國重點院校成員,在醫學類高校當中處在了遙遙領先位置,後來改名為了北京醫科大學,在90年代的時候進入到了211行列,在2000年合併到了北大裡面成為了醫學部,時至今日依然是北大這所985的重要組成部分,想在高考中考入其中十分的困難。

李蘭娟院士本科階段就讀的大學則是已經消失多年的浙江醫科大學,說到這所院校是在50年代浙大院校調整中分離出來的一所大學,浙醫大作為浙江最牛的一所醫科院校,曾經整體實力位居國內醫學專業門類大學前10位置,而李蘭娟院士在70年代就讀本科的時候,該校還處在獨立辦學階段,很多學科領先全國。學科門類齊全的浙醫大還是我國首批碩博授予單位,在98年的時候四校重組的時候,浙醫大消失,幾經改制形成了現在的浙大醫學院。該醫學院如今依然實力強勁,比如單單只是外籍和兩院院士就有9人之多(包含了李蘭娟和鄭樹森院士夫妻)。國家重點級別學科(含委培)八個,在教育部第4次學科評估中,該院多個學科獲得了A+。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鍾院士和李院士所就讀的大學雖然已經併入到了985當中,但是從當年和現在的發展規模和實力來看確實讓很多人折服,而我們相信有了鍾院士和李院士這樣無數的醫學工作者的默默工作,在很快的時間內一定能夠打贏「抗疫」的勝利。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oQUMHABjYh_GJGV7W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