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越細心,孩子越神經大條,適當放手最重要

2019-12-09     弘益

『媽媽越能幹,孩子神經越大條』你家小孩也習慣拿粗心當武器嗎?

『怎麼又忘記帶作業?』、『早餐就不會忘記帶,為什麼作業總是忘記?』這樣碎念的畫面,你家是否也每隔幾天就上演一次呢?原本應該由孩子擔心的事情,最後反而是爸媽在操心,孩子大小事都成為爸媽的責任,最後變成名副其實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粗心的孩子旁邊,常常有一位強而有力的能幹父母。在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爸媽總是時時提醒和督促,即使孩子忘記帶課本、作業本,父母罵歸罵,還是一肩攬下,急急忙忙送作業本到學校,替孩子承擔後果。最後大人監督的太過,孩子找不到負責的動力,覺得只要粗心,爸媽便會出來救援,久而久之就變成『慣性失憶』的孩子。

如何面對孩子的粗心大意?

每個孩子粗心的特質並不一樣,有些孩子習慣了父母的救援,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年齡過小的生理因素。粗心無法一次學習改善,而是需要慢慢地讓孩子習慣『負責』才能真正改善,父母可以審視自身孩子的特質,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一步一步建立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漸漸到位。

媽媽越細心,孩子越神經大條,適當放手最重要

1. 提供明確的指令

有時候孩子的粗心,可能是由於生理尚未發展完全,控制力及專注力不足,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分心。面對生理尚未發展完全的小孩,即使父母責罵、質疑他為什麼會忘記?他還是無法勝任父母的指令。如果想要改善孩子的分心狀況,建議父母可以調整任務的難度,並且事先教導孩子怎麼樣規劃自己的日常行程,才不會忘記該做的事。比如想讓孩子上學記得帶作業本,那麼與其次次提醒,不如事先教導孩子,出門前就先問問自己:『作業、水壺和早餐,都帶了嗎?』

2. 給孩子愉快的練習機會

快樂的學習,能夠讓孩子更容易學會專注和自理,爸媽可以選擇從孩子的日常生活開始教育,比如讓孩子協助幫忙家事,當孩子獨立進行任務時,會有許多次粗心忘記指示的過程,多給孩子幾次練習機會,當孩子正確完成後,記得給予溫暖的鼓勵。

3. 讓孩子自己獨自承擔後果

很多時候孩子的忘記、粗心,並不是因為真的記不住,而是有人替他記住了。當大人適時地放手,讓孩子學習承擔忘記的後果時,一次、兩次的教訓,就能讓孩子慢慢發現『忘記』是會有代價的,進而學會獨自承擔後果。

爸媽寵溺小孩

面對孩子的粗心,與其焦躁生氣,不如先避免將孩子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俗語說的好:『每個健忘孩子的背後,總有一個記得的父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mLY7W4BMH2_cNUgho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