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薦」無色聚醯亞胺薄膜的規模化製造工藝研究

成果名稱:無色聚醯亞胺薄膜的規模化製造工藝研究

交易信息:合作開發、許可轉讓、完全轉讓

成果信息:

1. 應用領域:新材料

2. 技術領域:新材料及其應用

3. 技術成熟度:通過中試

成果簡介

聚醯亞胺是一類重要的特種高分子材料,應用面廣,最突出的性能包括耐高溫/低溫性能、機械性能、絕緣性、耐輻照等。聚醯亞胺可以加工成多種形態,如功能薄膜、塗料、纖維、復合材料、發泡材料等。其主要用途包括電子工業、特種分離膜、航空、航天、雷射等領域。

無色透明聚醯亞胺基板的透明度高,可實現原彩色發送,用於底發射型和頂發射型器件可以提高器件的對比度和亮度,是聚合物基板研究的重中之重。

由於國外將柔性類輕質聚醯亞胺材料列為戰略材料,對中國實行禁售禁運,因此我國非常有必要加速透明聚醯亞胺的研發及生產。

我國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制定的《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和《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國務院《中國製造2025》積極部署柔性顯示領域、重點發展柔性基板等「關鍵戰略材料」,科技部將柔性顯示相關材料的研究列入863計劃,都清楚地說明了發展柔性顯示和關鍵戰略材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973計劃也將聚醯亞胺薄膜的低熱膨脹化、無色透明化和高耐熱化作為研究重點,以期為柔性顯示和柔性太陽能電池基板、航天航空輕質結構復合材料的應用奠定紮實的基礎。

大多數無色透明聚醯亞胺的線膨脹係數較高(一般在60-80 ppm/K),耐熱性較差(Tg < 300 ℃),在新興的柔性顯示中較難應用

其中降低無色透明聚醯亞胺薄膜的線膨脹係數是透明聚醯亞胺薄膜亟待解決的問題。應該從材料的體系、分子結構、製備工藝幾方面綜合考慮,突破無色透明聚醯亞胺薄膜製備的難點。

本項目重點解決的問題分別為:

(1)從分子角度設計分子結構,將透明聚醯亞胺薄膜的線膨脹係數從70 ppm/K降至25 ppm/K以下,玻璃化轉變溫度提高至360 ℃。

(2)採用化學亞胺化方式,形成在較低溫度(< 100℃)製備100 kg無色聚醯亞胺的合成技術。

(3)解決該無色透明聚醯亞胺連續化生產成膜技術

(4)形成獨有的完善工藝包

(5)採用催化燃燒技術高效處理製造過程中的有機廢氣,達到環保要求。

PS:如果還有其他想了解的專利成果信息,可以在下方給小編留言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kF3LG4BMH2_cNUghi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