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新生兒得這個病,其實和寶媽有關,壞習慣儘快改

2019-07-05     駝小福

小生命到來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感到很幸福。不過新生兒身體脆弱,家長護理時粗心大意,容易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除了平時要細心護理,家長還要知道,有些問題是寶寶出生後很容易遇到的,父母早知道,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少一分危險。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容易發生窒息的時間,大多出現在宮縮開始或者是剛分娩之後。如果臨產期媽媽不小心摔倒了,或者是情緒緊張、受到驚嚇,都會導致胎兒胎心率比較低,嚴重影響了寶寶出生後的正常呼吸。所以媽媽在快要生產的時候,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大喜大悲,有問題和家人及時溝通,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情況。此外,媽媽出行時也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避免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

新生兒黃疸

寶寶出生2天後如果皮膚開始變黃,很可能是得了黃疸。這種現象多和媽媽孕期的飲食還有生活習慣有關係。通常在產後一周內,寶寶的皮膚會變得越來越黃,一周之後,黃疸就會慢慢消失,媽媽不用過度擔心。這個期間寶媽儘量不要搓寶寶的皮膚,避免搓破感染加重病情。如果寶寶皮膚發黃超過十天不能退去,家長要帶娃就醫,儘快控制病情。

新生兒濕疹

寶寶出生後身體的水分會有一部分被蒸發,加上很多家長害怕寶寶生病著涼,家裡的窗戶經常密閉,就會導致室內溫度濕熱,很容易引發新生兒濕疹。這種病雖然常見,但是寶寶得了之後,皮膚瘙癢難忍,十分受罪。媽媽在平時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洗完要給他塗一些寶寶專用的身體乳,皮膚保濕工作做好了,自我修復功能才會變強,才能遠離濕疹。如果平時媽媽發現寶寶出汗了,要及時幫他擦去身上的汗液,這些方式都能很好的預防新生兒的濕疹。

新生兒腸脹氣

寶寶出生3周後,大多都會出現腸道脹氣的現象,有些體質比較差的寶寶3個月之後,這種情況才會有所好轉。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肚子總是鼓鼓的,而且吃奶後經常大哭,很可能是腸脹氣在「搞鬼」。這種病,不僅影響寶寶腸胃對食物的消化,而且很影響娃的生活質量。媽媽發現娃脹氣的時候,可以用手指在寶寶的肚子上打圈按摩,或者是用毛巾熱敷寶寶的肚子,這樣都能很有效減輕寶寶的痛苦。

文章中提到的四個問題,就是寶寶出生後,很常見的四個「坎」,寶寶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媽媽要細心地呵護寶寶,這樣才能減輕娃的痛苦,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eGyQWwB8g2yegND-X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