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與患者合影。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時間:3月17日
地點:武漢市中心醫院
記錄者: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蔣俊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從1月26日開始,我所在的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迅速派出一批批醫療隊馳援湖北。我,作為一名內科醫生,深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治病救人,責無旁貸。
經過多次請戰,終獲批准。我為自己能成為戰鬥在一線的醫生而自豪。
2月21日,我和來自重慶其他26個醫院的戰友們一起,響應黨和祖國的號召,懷揣勇氣和必勝的信念,作為重慶市第十四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登上了馳援武漢的飛機,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去。
來到武漢後,我被分配至武漢中心醫院。武漢中心醫院是這次疫情的「風暴中心」之一,離華南海鮮市場僅有2~3公里的距離,是最早發現新冠肺炎的地方。
如此嚴重的疫情形勢,讓我感受到病毒的無情和從未有過的壓力,同時也激發了我的鬥志。
內心像火一樣在燃燒,在升騰,在凝聚,然後化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力。面對這場艱巨又必勝的戰鬥,我來不及悲傷和恐懼,而是和戰友們一起,扛起使命,以一位醫生的操守,迅速、盡心投身到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的生死戰鬥中。
進駐武漢中心醫院後,我們迅速梳理醫囑,整理病歷,結合病人情況調整治療方案,與病人溝通,安撫病人情緒,關注給予病人生命支持的每一台設備和數據。
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夜以繼日的工作,任憑汗水在防護服中流動,無論身體多麼疲憊,我們從不言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這裡得到最直接的體現。
病人們的心情一開始沉甸甸的。他們問我:「醫生,我什麼時候能好,還好得了嗎?」
我告訴他們:「我們是重慶醫療隊的,是黨和國家派來幫助你們的,我們會盡一切能力來救治你們!」
霎那,患者們對醫療隊的感激之情全都體現在涌動的淚花里,也是為活在這樣的國家裡感到溫暖、驕傲與自豪!
短短的十多天過去了,我們逐漸見到了他們的笑……14床的阿姨不那麼喘了;15床婆婆的壓瘡好些了;20床的年輕人咳嗽減輕了,也不那麼累了;32床的大媽晚上終於睡得著了;38床的爺爺血壓穩住了......終於,我們迎來了第一批患者出院,同時也有許多重症轉危為安。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所有的付出都化為欣慰。他們一一和我們握手,哭著,笑著,那一刻,淚水模糊了雙眼,我知道,那是喜悅的淚水。
疫情之後,面對我的親人及家鄉父老,面對我的同仁,我可以自豪地說——我,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