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這封信,來自我一個讀者的哥哥,已是56歲的中年男人。
說實話,我的讀者中,男性占比很少,尤其是中年男性,所以當他願意給我講述他的故事,並且願意讓我寫出來的時候,我覺得,我一定要寫出來,讓大家看看一個中年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在普世的觀念中,我們認為中年男人總是肥膩、油滑,甚至有點猥瑣而好色,對於婚姻,對於老婆,不過爾爾,得過且過。
可是人生無常,誰能知道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枕邊人,會在哪個路口停下?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關於愛情或者婚姻的故事,它超脫了很多浮華和瑣碎的東西,直指兩性關係在命運戲弄中的殘酷。
讀完之後,只想說一句:珍惜枕邊人,珍惜每一天。
01
我是個男人,而且,我已經56歲了。我知道關注你微信號的,應該以女性為主,不過沒關係。
我是去年退休的,閒著也是閒著,我就開始跑專車。只要願意吃苦,干這個還是挺來錢的,比我以前在單位的收入還高不少。
但也有不好的,你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乘客,平台派到誰,就得去接誰。
昨天,是我跟我現任老婆的一周年結婚紀念日,上午出門前,我答應她晚上早點回去吃飯,中午的時候,我還去給她買了個項鍊。
是的,我二婚,我沒離婚,也沒出軌,我前妻四年前去世了。
我早上起了個大早,本來打算下午五點接完最後一單,在晚高峰前趕回家。我已經到達乘客點了,等了四分鐘,還是沒人來。
我有點急了,就給乘客打電話,可是一直被掛斷。打了好幾遍,都被掛斷。
02
我就有點焦躁了,因為不知道乘客到底是什麼原因。
如果打滿的話,月底會有獎勵;可是,如果我單方貿然取消,乘客投訴,那獎金就沒了,我沒辦法,只能在原地等著。
又等了五分鐘,我的忍耐到達極限,正在運氣,乘客這時候主動給我打了電話,說自己在開會,現在過來,讓我再等兩分鐘。
我實在忍不住了,司機也是人,時間也是時間!在電話里有點沖,大聲說:「你快點!我趕時間!」
顧客愣了一下,啪就把電話掛了。
我又氣又急,我已經等了十幾分鐘了,現在走了之前就白等了,也沒有辦法,下車點了一根煙,還是感覺心裡堵得慌。
可煙都抽完了,她還是沒來,我再看手機時,發現她已經取消訂單了。
03
這時候已經快五點半了,我一面對著手機大罵,一面趕緊掉頭開車回家,趕上晚高峰,塞得一動不動,半小時沒開出三公里。
老婆打電話來問,我心裡有火,明明又急又抱歉,可是話到嘴邊,語氣卻不好,生硬地說:「催什麼,我也沒翅膀,飛回來啊。」
我老婆是個文靜的女人,被我這麼一吼,她在電話那頭就不說話,然後慢慢冒出來一句:「隨便你吧。」
我的心陡然一沉,頓時涼到谷底,我剛想解釋兩句,結果看到警察正在往這邊走,我一句沒發出聲音來,她就掛了。
今天我真的沒看黃曆,有些日子,我給你說,與其起床出門賺錢,還不如躺在家裡,省著麻煩。
五十多歲了,經歷了那麼多大風大浪,本來以為自己可以很好的控制情緒,結果最後她那種不陰不陽,無所謂的狀態,讓我有一種快要失去的感覺,鋪天蓋地湧來,四年了,我還是沒法適應,更沒法忘記,我現在猶如驚弓之鳥,特別害怕失去!
是的,我想到我的前妻。
04
我的前妻比我小7歲,我們夫妻一場二十年,一路走來,她跟著我吃了不少苦。
我們是1989年結的婚,那時候,有條件的人家,已經開始拍婚紗照,穿婚紗裙,租個好車接送。可是她就租了一套紅色的唐裝旗袍,胸前還有上任新娘留下來的紅酒印,洗不掉了,她用新娘那個胸花別上了,然後就這麼嫁我了。
我們住在單位分的筒子樓一間宿舍里,做飯在樓道里,衛生間共用,洗澡周六去單位澡堂,就一個字:窮!
可是我前妻從沒怨言,我們在那個宿舍里住了三年,一直到生了女兒,我提了科長,才終於搬出去,單位分了個小二居室,算是有了家。
九十年代,中國經濟開始發展,到處百廢待興,瘋狂生長。我們周圍很多人都下海了,來來去去地倒賣東西,成了「倒爺」,有的人發達了,有的人賠了。
我是個膽小且本分的人,我不敢下海。可是過日子,總需要點兒錢。
05
我前妻膽子比我大,當時我們城市的地下人防通道拿出來做地下商場,她就拿著我們全家的儲蓄,兩萬塊,去租了個攤位,賣孩子的衣服。
我本來反對,但一來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賺錢,二來我對她百依百順慣了。只要她高興,讓我幹什麼都行。
沒想到賣童裝,那麼賺錢,幾塊錢進小衣服,幾十塊錢買出去,很快生意好到,我前妻辭了職,專門賣童裝。
我們商量過,總要有人能有正常工資,她賣童裝,我去上班,做飯,做家務,照顧孩子,管著寫作業,有空周末也去幫她看攤賣襪子,或者擺個夜市攤子。
我們賣了幾年童裝,國家開放商品房,我們就偷偷用自己攢下的錢,買了套房子,沒敢住也沒敢給別人說。過了兩年,最後一次福利分房,單位給我調了小三居。
那些年,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忙,又忙,又累,坐在凳子上,一會就能睡過去,可心裡高興啊,看著自己的小日子,就這麼一點點搭起來,全是得意。
06
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我的前妻也越來越得意。她認識了幾個一起跟她開店的姐妹,常常混在一起。
我前妻長得很漂亮,但她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沒胸沒屁股,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是高級美,可是她就跟自己過不去。
到了零幾年之後,開始有電商,生意漸漸平淡下來了,不過,我們這平民小百姓,這些年買了兩套房子,錢也賺差不多了,所以也不太焦慮。
孩子也大了,考上大學了,家裡一下子空落下來,我前妻就開始跟她的小姐妹一起研究醫美整形。
開始都是小打小鬧的,去祛斑,開個雙眼皮,然後不知道從哪看的小廣告,還是被忽悠的,死活要跟兩個姐妹約著一起去整形,隆胸隆屁股。
我前妻怎麼都不聽勸,沒事就坐在那看照片,煞有介事地查韓國什麼整形醫生好,感覺都成了半個整形專家,還信誓旦旦地說:「我去整胸整屁股,不還是為了你?」
後來,我慢慢也就被她說服了,或者說,懶得管了,既然她高興,就隨她去吧。
07
後來,她和兩個姐妹就約著一起去了家上海的整形機構,因為幾人同行有優惠,價格也不貴,好像也就是七八千。
幾天之後她回來了,身上坑坑窪窪的,我嚇了一跳。她告訴我,醫生說沒事的,就是術後恢復期。
我們都沒放在心上,畢竟也算是大手術,有點疤痕疼痛什麼好像也正常。結果,半年後,她的乳房開始流膿。
她以為是矽膠假體漏了,又去了趟上海。人家整形師重新幫她補了一次,打了東西。
醫美這些事,我是完全不懂的,她說什麼就是什麼,現在我想起來,就難過,我但凡引起重視,帶她去正規醫院查一查,說不定就能救回來。
後來她的胸越來越疼,一直在流東西,她的乳房都有點發黑了。
醫療機構也聯繫不上了,電話是空號。直到這時,她竟然還傻傻地以為,是自己身體排異反應的特例,老是去找,人家嫌她煩了。
08
那家整形機構的宣傳冊上,寫著韓國著名整形教授的信息,甚至還有幫明星做的案例。
生活在小地方,跟網絡脫軌嚴重,看到只覺得了不起,又對上海有著天然的想像空間,根本不會懷疑真實性。
讓她引起警惕和憂慮的,並不是她的乳房狀況。
而是跟她同去的一個女人,突然得了白血病,醫生說就是因為隆胸材料有毒。
我老婆,終於去了縣城的三甲正規醫院,可是已經遲了。乳腺癌晚期,並且已經轉移。
天都塌了。
又過了幾個月,第三個女人也查出來得了血液病,具體病因不明。
我老婆是第二個死的,現在她們三個都死了。我們三個丈夫曾經一起跑到上海去找人,那個機構早倒閉了,沿街變成了飯店,手機是空號。
我們報警,警察也說找不到,根本就沒有營業執照,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就是小作坊,她們都是成年人,自己要為自己負責。
09
我現在想到,我老婆生病的那陣子,還是心裡發慌,心力交瘁。我湊了所有的錢,賤賣了一套房子,可還是神仙乏術。
看著最愛的人,一天天地走樣、變形、痛苦萬分,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的感覺,這輩子不想經歷第二遍。
我日日夜夜守在她床前,買了佛珠、玉佩、不吃葷腥,祈禱,求求各位菩薩救救她。
看著她,一天比一天蒼白,皺皺巴巴地逐漸失去生命力,我心痛得要碎掉,想幫她分擔卻無能為力。讓她掐我,她虛弱得連手都抬不起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已經數不清自己在深夜哭了多少次。
最後,她還是走了,沒留住,我留不住她。她這一輩子,誰都說她幸福,結果走的時候那麼痛苦。
走了也就是解脫了,至少她不用再痛苦。
10
我這一輩子,大家笑我妻管嚴,我根本就不在意,她開心比什麼都重要,而且我還比她大那麼多,理所應當把包容都給她。
是不是造化弄人?
我恨啊,怨啊,想啊,我誰都不恨,我就恨我自己。我恨我自己,超過恨那天殺的無良機構。
而且,從她有動手術的念頭,到她做完手術回來,我都一直在念叨她,瞎作怪、亂花錢。
她肯定是被我說煩了,所以後來不舒服也不敢跟我說,怕我再說她,自己就忍著;講白了,她選擇小作坊也是想省錢。
她真的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老婆。一輩子跟著我,從一無所有到慢慢小康,也沒提過什麼過分的要求。衣服和化妝品也是撿實惠地買,不追求大牌。
誰說愛美是小姑娘的特權?任何女人都愛美,無論什麼年齡。
可是作為男人,作為丈夫,這麼大的事兒,我就任憑她自己去了,我想想就想抽自己嘴巴。
11
我覺得,老天把她帶走,根本就不是對她的懲罰,而是對我的懲罰。
她在的時候,雖然我們關係挺好,但畢竟二十年夫妻,吵吵鬧鬧總是有的,左手拉右手的熟稔也是有的,她就好像是在家門口的舊棉鞋,合腳,暖和,回家就穿,但已經引不起注意。
可真到她人不在了,我才明白,她有多少重要。
沒有她我真的不行。整個家裡都是她的氣息,她喜歡的花枯死了,花瓶還在;衣櫥里都是她的衣服,拉開櫥門,好像就能看見她活生生的臉;枕頭上還有她頭髮的香氣;牆上全是照片……
在客廳的時候會恍惚,她好像還在廚房做飯;洗澡的時候會喊她幫我拿個毛巾,剛叫出名字,就意識到這個人已經不在了;半夜夢到她,好的壞的,哭醒笑醒,身邊永遠都是空的,只能睜眼到天亮。
我女兒天天陪著我,怕我想不開。幸好是個女兒,貼心細心,要不是有女兒,我可能早就已經走了,去那邊陪她。
12
怕夢到,又想夢到……
那種感情,抓心撓肝,感覺整個人都疼裂開了,沒親身經歷過的人根本不懂。
就像我現在寫著,我再怎麼寫,用多少修辭,哪怕用血和著淚,用筆蘸著寫,你們這些人,都體會不到我痛苦的萬分之一。
生活了二十年的人,分開不叫分開,是硬生生地撕開,皮連著皮,筋都跳著疼。呼吸都是痛的。
漸漸地,我慢慢學會沒有她的生活,我一個人吃,一個人睡,一個人去上班,周圍有很多人開始來給我說媒,說是你才五十出頭,後半輩子還長著。
可是,我不想她,並不意味著,我能接受別人啊。我推脫了四年,才開始相親。
因為有一次,我偷聽到女兒和她朋友的聊天,女兒不考慮結婚,就是放心不下我這個老爸。
我這把年紀了,反而成了孩子的累贅,我得把自己先解決掉。
13
男人,有房有車,一個女兒已經成年,我突然間發現,原來在二婚市場上,我挺有含金量。
我找老伴只有一個條件:喪偶。對方必須是喪偶,我才願意跟她在一起,離婚的不行,我不要。
因為,我固執地認為,只有喪偶的人,才懂得珍惜。知道失去親人的痛苦,才明白擁有的可貴。我太了解那種感覺。
然後,我遇到了現在這個老婆,她跟我老婆一樣大,也比我小七歲。人老了都是人精,看一眼就知道,能不能過下去了。
只不過,不同於一般夫妻,我們在一起常常會相互「翻舊帳」,她講她的前夫,我講我的前妻,她前夫是肝癌,走的時候也很痛苦。那種守在病床前的絕望感,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與其說結婚,還不如說兩個人在一起知暖知熱的做做伴兒。
14
或許正常的夫妻,看到我這段描述,會覺得我們的婚姻很畸形。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曾經深愛一個人,並且抱定了跟他攜手終身的念頭,她先離開你一步的時候,真的不亞於被人把心挖走。
病床前伺候過人,聞過自己身上死人和紙錢的味道,不親身體會,周圍的人再怎麼勸,千言萬語也不在點上。但她,只需要幾個字,就能觸到我心底最深的痛,然後感覺神經末梢都有了重生的酥麻。
也有人經歷過跟我一樣的災難和情緒,我不孤單,有人懂我。對我而言,理解真的比陪伴更重要。
我們對於彼此的前任都非常尊重,不會刻意拿出來提,聊一聊。但有時觸景生情了,對方一定能安慰到點子上。
我就感覺,心臟缺失的那塊,被塞上了一團溫軟的棉花。雖然沒有心跳,但是有溫度。
15
我們都精心維持著這段感情。雖然這麼大歲數,不可能再像小年輕那樣搞點浪漫,但我也儘可能的,給她買買花,帶她吃個燭光晚餐,弄點驚喜。
今天是我第一次沖她,她掛電話的那一刻,我的心又是擰在一起疼。喘不上氣,我不會忘記我的前妻,就像她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前夫一樣。但人生的下半場,是彼此給的,我很珍惜她。
到家時有點遲了,有點侷促,也有些沮喪,心裡很忐忑。她沒有看我,就是低低頭說:「洗手吃飯吧。」
我開始在飯桌上找話題,很生硬地想讓她開心起來,她也很配合地笑著。吃完飯後,我把項鍊拿出來給她,她看到以後,整個人都不動了,眼圈慢慢紅起來。
她說:「我以為你晚上不能回來吃飯了,你語氣還不好。我心想這人怎麼這麼莫名其妙,又不敢發脾氣。」
我拍拍她的手,心裡很酸很酸,結婚一年了,對待彼此,還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帶著前半生的傷痛和後遺症。我以後一定會加倍對她好。
16
盧璐,關注你很多文章,看了好多女人的眼淚。有些是能感同身受的,但還有些,確實覺得是因為年齡還沒到,不太懂事。我這封信,也是想給你的讀者們說。你們的年齡,大多數應該都比我小。
真心想告訴你們,婚姻就是磕磕絆絆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都是常態。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婚姻,也沒有100分的愛人。
抱怨另一半的時候,或許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在另一半心裡,是否也真的是滿足他的所有要求嗎?
攜手走過大半輩子,說離婚說分開太容易了,但在一起真的很難。我是想在一起卻沒有辦法在一起,所以很想勸你們,真的要好好珍惜眼前人。只要他還願意為了你們的婚姻做出一些改變和努力,他多多少少都是在意你的。
17
學著捕捉對方的好,不要揪著那些不滿然後持續放大。婚姻里不該有放大鏡,這是致命的。你跟自己的父母血脈相連,尚且有吵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對配偶要求真的不要太高。失去的滋味不好受,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我跟我前妻恩恩愛愛一輩子,周圍老哥也有打打鬧鬧一輩子的。總有累的那一天,總有老的那一天,總有對年齡妥協的那一天,到時候再看身邊人,真的感慨萬千。
時光的台階,她一步步陪你走來,新的人,只能陪你走未來,過去的每一天,都是無法抹去的。
18
特別想警告周圍的男同胞,家裡那個女人,她知道你的口味、熟悉你的習慣、為你生兒育女,外面花草再美,都比不上枕邊那個踏踏實實的她。
而且,其實很多女人要的並不多。一句關心的話,一個張開手就有的擁抱,她累的時候遞上一杯熱水。真的都是很簡單很隨手的一件小事。
不要忘了,現在疲憊憔悴的她,曾經也是家裡被父母寵著的。
日子久了,人難免容易分心,但正兒八經地換一個,你不一定能和那個人長久地過到一塊去,都會膩的,這是感情發展的自然形態。人還是要有責任感,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有個「家」,真的很不容易。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