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走吧網吧鐵 夏群
家門口古林公園的梅花,每到立春時節就開始凌寒枝俏了,那一朵朵梅花落滿了枝頭,特別是點點紅梅包藏著無限天真,在枝頭躍動著喜慶與歡鬧。
古林公園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北面,虎踞北路西側。公園建在原古林寺屬寶林庵舊址上,為紀念江南古剎,以古林寺寺名而命名。
古林公園是免費為市民開放,因此景區大門很是簡潔,木製井字形門頭上,鐫刻的「古林公園」為林散之題書。
公園占地400餘畝,園內丘陵起伏,高低錯落。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常春之景。玉蘭、牡丹、芍藥、菊花,花香襲人;蒼松、翠竹、棕櫚、山茶,寒冬不敗。又有亭台樓閣,人文氣息濃郁。
2月21日當我們按部就班地來到古林公園的梅嶺,發現有點姍姍來遲的感覺,梅花開得比去年早很多,也許是立春以來南京天氣漸漸晴暖,促使梅花提前綻放。古林公園又地處市區,氣溫原本就比郊區要高些。加上梅嶺地處山凹,位置朝南,採光條件較好。因此部分梅花都過了盛花期,似乎比去年這個時候的梅景遜色不少。
即便這樣,來古林公園賞梅的市民絡繹不絕,畢竟千株春梅熱熱鬧鬧地開滿山坡。放眼望去,粉紅色梅海層層疊疊,浪漫至極。
據了解,古林公園現有賞梅面積18000多平方米,種植的梅花有2500多株、180多種。有南京紅、骨里紅、玉蝶、復瓣跳枝、單粉照水、黃香、硃砂、綠萼、美人梅,還有日本梅花,包括八重寒梅、紅千鳥、大杯等。
古林公園,是以南朝梁時始建的古林寺而名。當時,寺廟四周便廣植梅花。每及早春,花香四野,遊人如織。一位名叫鮑元的安徽仕人,來此賞梅。因其母乳名「梅」,故逢梅便拜。並捐資修建拜梅庵一座,以緬懷慈母。如今,拜梅庵已不復存在。古林公園的梅,卻讓人聯想到濃濃的母愛情節。
眼前的梅花燦若雲霞,分外奪目,花影綽約間有暗香浮動,多麼的令人心醉。
這棵老梅樹。樹圍徑丈,虯枝如龍。樹頭的枝幹,如漁網交織,紫色的花兒,滿天星般的布滿枝頭,火一樣的燃燒,讓人體味到到生命的無限力量。好像我們前世有過海誓山盟。
我喜歡梅花,會有意地側靠在梅樹幹旁,聽梅花心跳的聲音。更多的時候,我會在樹下默默地注視著,似乎梅花也在那裡靜靜的等著我。
穿梭在種滿梅樹的小路上,情不自禁地在花海中盡情揮灑,與嬌艷欲滴的梅花、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親密互動,沐浴芳香濃郁的溫柔,盡享春暖花開的浪漫。
當我們步入梅嶺深處。這裡宮粉、紅梅、白梅、綠萼梅、紫梅,花種繁多,熱熱鬧鬧的一坡兒。坡頂梅間,間雜有十餘株松樹。密密麻麻的松枝,交疊在一起,茂密如蓋。
梅花盛開在枝頭,清幽撫媚,嬌妍含羞,婀娜多姿,不怕寒風的欺凌。有時紅得如朝霞,有時又像成熟的姑娘透著成熟的風韻,柔情似水。
綴於疏枝的白梅,宛如一位清雅的女子,白雪為肌,梅香鑄魂,千姿百態,分外妖嬈。
陌上清塵,煙雨環繞,夢一般輕柔,只將所有的美好,都納入花開的季節。
不同品種的梅花同時綻放,花瓣重重疊疊,層層繞著花蕊,清麗溫婉中透著冰潔與傲氣,以其最絢麗的方式詮釋春天的色彩。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滿山的梅樹無論大小顏色,各個都透露出一種堅韌遒勁的韻味。漫步於梅嶺的小道,被兩邊的梅花花海「包裹」、被芬芳四溢的梅香浸染,無不感到春天的溫馨和幽香迷人的畫面。
我們在一闋詞里相遇,只聞花香,不談悲喜。當風的韻腳划過記憶的水岸,輕輕喚醒了一朵梅花。於是,所有的草長鶯飛都有了生命的意義。
一筆一划儘是詩,一影一動皆如畫,沾染了煙火的氣息,一圈一圈開成了傾城的模樣。
清風一縷,細香一枝,分明地清婉。到了我們花甲年紀,一直喜歡,這種散發著靜與香的時光。不辜負每一場花開,善待每一次花落,收藏每一寸清風朗月。用一顆素然的心,愛著每個清晨的今天,憧憬著每一個想要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