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劉邦的勝利,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通過授權,發揮集體領導的力量,使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實現完美的組合,達到了超越三個人本身能力的效能,終於打敗項羽,一統天下。
劉邦
仔細分析楚漢之爭中有關劉邦的那一段作戰史,我們不難看出僅憑劉邦一個人的力量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成功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項羽而得天下,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清楚自己的不足,把各項工作都交由比自己更擅長的人去打理,從而形成一個集體領導層,他們各有所專,各司其職,發揮了巨大作用。
集體領導核心成員之一:謀士張良。
張良是劉邦重要的謀臣,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奇世功勳。起義之初,劉邦雖有樊噲等武將,卻缺乏一個謀士。義軍之一的韓王謀臣張良,被劉邦看中,於是用借十萬擔糧食的藉口借來張良。張良來到劉邦處一個月內就教會了劉邦三個道理。
張良
其一:人心險詐,不可不防。
劉邦交友廣泛,但對他人缺乏提防心理。張良讓劉邦撥3000兵並將沛縣交由一個「朋友」雍齒管理,而雍齒卻藉機造反,挾持劉邦的親眷。用張良的話就是劉邦應該意識到:冰霜薄,人情更薄;華山險,人心更險。
其二: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張良知道雍齒是個愛貪便宜的小人,猜測他必定會在晚上出城偷糧。張良讓劉邦在劫糧必經之處等候雍齒,將其抓獲,沒有費一兵一卒。這件事情教會了劉邦: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帶兵打仗應該盡力了解對方將帥的性格,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其三:仁義在口中,詭詐心中藏。
劉邦本想打開牢門讓雍齒自己走掉。這時張良告訴劉邦:仁義在心中是沒有用的,應該做出來,要學會假仁假義。於是,劉邦在集市上當眾釋放了雍齒,並說了一番慷慨激昂、反抗秦朝暴政的話。結果放了一個雍齒,又有兩千人馬來投。
這三個道理是每一個君王都應該學會的,張良在輔助劉邦成就大業的整個過程中,不知為劉邦出了多少點子,謀劃了多少優秀的策略,難怪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蕭何
集體領導核心成員之二:相國蕭何。
相國蕭何在輔助劉邦的整個過程中,有兩個典故不得不提。由這兩個典故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蕭何對劉邦的輔助作用有多大。
典故一:安定漢中,藉機東進。
攻下關中後,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以偏僻的巴、蜀、漢中地區作為劉邦的封地。為了阻止劉邦向東發展勢力,還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分封給三個秦朝降將。
劉邦看出了項羽的用心,氣憤不過,準備同項羽決一死戰,樊噲、周勃、灌嬰等人也都摩拳擦掌,唯獨蕭何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勸劉邦不能逞一時意氣,而應該休兵養士,廣招人才,積聚實力,待條件具備後再東進將項羽拿下。劉邦欣然應允,全心全意地積聚起實力來。
典故二:月下追韓信,設壇拜大將。
說起蕭何,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月下追韓信」的佳話了,天下人莫不敬佩此公的伯樂眼力。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謀,是天下無雙的軍事家。但在項羽手下卻得不到重用,就投到劉邦麾下。開始,劉邦對他也不重視,韓信一氣之下就跑了。
蕭何得知後,馬上放下沒處理完的緊急公務,親自去追回了韓信,并力勸劉邦設壇拜韓信為大將,為劉邦挽回了一個無人替代的良才。後來,韓信果然沒有令劉邦失望,沒有辜負蕭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所以,劉邦能夠奪取天下,從一定程度說,不可忽視蕭何薦賢的作用。
韓信
集體領導核心成員之三:大將韓信。
韓信是一位軍事天才,他能夠把弱小的軍事力量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以至於最後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將不可一世的項羽徹底擊敗,一舉奠定了建立漢王朝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韓信的幫助,劉邦不可能衝出漢中大破項羽,最後做上皇帝,開啟漢王朝,也成為中國第一位平民天子。
對於這三個人的作用,劉邦也心知肚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所以,他才能夠放心把各項工作交給他們去管理、去指揮,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授權。
授權就是指上級把自己的職權授給下屬,使下屬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和行動權。這一看似簡單的行為卻並不是所有領導者都能夠做到的。一方面,領導者對自己權力的喪失有一種恐慌心理,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才華過於自信,對下屬的能力則持懷疑態度。因此,在授權這件事上,反倒是本身沒有多大能力的領導者更放得開,因為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傳統的領導觀念認為,領導就是站在隊伍最前面,帶領所有人前進的那個人,而集體領導的領導方式是對這種觀念的直接挑戰。與近年來大受企業歡迎的授權模式相比,集體領導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以一種真正交互的模式,將領導的權力由一人獨有轉化為人人共享,從而重新定義了「領導力」。
它不是僅提供一種諮詢式的領導框架,在這種框架下,掌握權力的領導者允許「下屬」參與到他們的領導實踐中。
集體領導主要有四個特徵,即允許多名領導同時存在於團隊;所有重大決策都由集體作出;成員相互協作;領導者關懷他人。藉助這四個特徵,企業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內完成其領導力培養進程,並且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成效更為顯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R11t24BMH2_cNUg7o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