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地處萬博商務區與國際創新城之間,與廣東四大名園餘蔭山房僅一路之隔,擁有優越地理位置的番禺區羅邊村在800歲「高齡」將迎蝶變。日前,《番禺區南村鎮羅邊村舊村改造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獲廣州市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調整規劃,改造後該村將打造「科技文創+」產業發展高地,規劃復建住宅近34萬平方米、融資住宅約22.6萬平方米。同時,規劃分六個級別控高保障餘蔭山房視廊,並協調片區建築風格,塑造嶺南風韻。
羅邊村位置
舊改同步解決南大幹線和華工征地問題
片區800米範圍內設置兩個地鐵站
羅邊村地處番禺區的黃金位置,位於南村鎮南大幹線東段,萬博商務區與創新城之間,北距廣州大學城約2公里。其北臨南大幹線及規劃地鐵12號線支線,在項目用地800米範圍內設置思科站、板橋站兩個地鐵站;南接南村村,與國家級保護文物、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餘蔭山房僅一路之隔;西鄰板橋村,距地鐵7號線板橋站僅500米。
由於羅邊村被華工國際校區征地937畝,同時南大幹線規劃從村北部通過,該村提出通過舊村全面改造,同步解決南大幹線和華工征地的問題。同時,該村緊鄰餘蔭山房,目前周邊環境呈典型「城中村」形態,難以形成嶺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可通過村全面改造進行整體提升。
據悉,本次控規調整範圍共78.65公頃,共包含羅邊村片區策劃範圍及東區留用地範圍。控規調整範圍內,總建設量為143.49萬平方米,較現行控規增加45.67萬平方米。其中,羅邊村改造範圍內建設量為82.51萬平方米,較現行控規增量41.08萬平方米。
根據用地布局,羅邊村片區範圍將形成村民復建住宅、復建物業、公建配套、融資住宅四大區域。其中,附件住宅區布局於市新西路側,容積率4.53~5.22,建築面積352440平方米(復建住宅339724平方米,新建公建配套12716平方米)。而融資住宅區則沿南大幹線布置,容積率2.09-3.45,建築面積245465平方米(其中融資住宅226023平方米,新建公建配套19442平方米)。
而在東區留用地內,總建設量48.57萬平方米,其中羅邊村留用地29.64平方米,羅邊村改造轉移復建物業18.93萬平方米,容積率3.5~4.5。
羅邊村改造平面圖
打造「科技文創+」產業發展高地
六個控高分級保障餘蔭山房三大視廊
根據規劃發展目標,羅邊村未來將成為「嶺南風韻·科技文創新區」,依託獨特的餘蔭山房嶺南傳統文化、國際創新城及華工國際校區的科技創新優勢,以科技創新及文化創意產業新區為願景,打造「科技文創+」產業發展高地,主要發展科技文創、文化體驗、創新孵化等產業。
具體來看,該片區將引入文化科技企業總部,打造文化科技體驗、展覽中心,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同時規劃嶺南風情街、文創商街、文化科技互動體驗館;設置文創科技孵化中心、創客實訓基地、設計共享工作室。
在規劃結構上,片區將形成「一帶一軸、一核兩區三節點」的總體結構。其中,「一帶一軸」分別是依託現狀羅邊涌河道形成的文化休閒生態綠帶,及南北向沿板橋路的產業服務發展軸,形成整個規劃區的主骨架及兩個主要發展方向。
「一核」則是以余萌山房歷史保護區為嶺南文化核心,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兩區」分別是位於北端的融資居住組團以及東側的村復建居住組團;「三節點」分別是位於西側餘蔭大街路口形成的休閒旅遊產業節點、西北側臨南大幹線的地標性門戶商業節點、東側新規劃形成的社區配套服務節點。
令人關注的是,為充分與餘蔭山房規劃銜接,此次規劃採取分級分區的高度控制原則,強調視廊同時協調片區建築風格:從餘蔭山房由近及遠分為6個高度控制分級,最低級不高於10米,最高級超過69米;並分別採取傳統嶺南風格、傳統嶺南+新嶺南融合區、新嶺南風格、現代風格。從效果圖來看,如此規劃將保障餘蔭山房的三大視線通廊。
羅邊村改造效果圖
較現行控規增加41處公服配套
改造範圍內設置4所中學
在道路交通優化方面,將在現行控規路網基礎上,對道路紅線寬度、線位及南大幹線與市新路立交路口的轉彎半徑進行優化;加密支路網至8.27公里/平方千米;增加社會停車場2處、公交首末站1處。
根據規劃,改造範圍內住宅建築面積56.57萬平方米,居住人口1.81萬人,公服設施建築面積按住宅建築面積11%配建,因此規劃6.22萬平方米,共44處公服設施,較現行控規增加41處。具體來看,包括新增2所18班、12班的幼兒園,1處社區少年宮,1處社區衛生站,1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與2處託兒所等。
至於片區內配套中學,規劃表示,經核查,羅邊村改造範圍周邊有多處中學:包括南側1.5公里處現有南村中學(54班,其中初中32班);用地北側1公里範圍內規劃有2所完全中學(36班、30班);用地東南側1.5公里科創組團內規劃一所36班中學,可滿足片區學位需求。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