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的時候,小孩子心情是最愉快的,因為除了能吃各種好吃的東西,穿各種好看的衣服,還能拿許多紅包。但作為大人就沒那麼愉悅了,因為要派很多紅包。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大家收入水平地提高,有些地區派一個紅包往往要一兩百塊,甚至要上千元。有人戲說:過一次年,錢包就要縮一次水。
不過有孩子的家長給別人紅包的同時,自己孩子也會收到對方的紅包,可以說是交換了情禮,數額並沒有變化多少。但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有的家庭有兩三個孩子,有的卻只有一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獨生子女的父母往往要給別人幾個紅包,而自己家只能收到一個。
究竟要怎樣給紅包才不虧呢?聰明的家長是這樣操作的。
1、手機轉帳代替傳統發紅包。
以往傳統的紅包都是當面給,沒有新意,現在網絡支付流行使用起來,非常便捷。家長在給晚輩紅包的時候,可以採用手機轉帳的方式,省得見面的時候還要根據孩子的數量來發紅包,也省去了雙方家長當面交換同等數量現金紅包的尷尬。
2、用同樣錢數的紅包回後,再給孩子買點零食和玩具。
如果自家的孩子收到對方家長給的紅包,父母在回紅包時可以包錢數相同的紅包。除此之外,也可以再給對方的孩子買些小零食和小玩具,這樣面子上過得去,心裡也不會感到太快。
3、跟親戚把事情聊開,達成共識。
其實親戚可能也有類似的煩惱,大家彼此交換數量相同的紅包,既沒有新意,也感覺尷尬,本來一項優良的民間習俗,卻變成了互給紅包的庸俗行為。所以雙方家長可以商量好,未必給孩子包紅包,可以一起吃吃團圓飯,或者玩遊戲,以此來增進感情,過個好年。
4、擺好心態,別太計較得失。
說到底,親戚之間本就不應該分得太清楚,因為親人之間的感情最寶貴。家長別太計較,這也是給孩子樹好榜樣,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將親情視為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而且就算在給紅包的時候小虧了一下,其實親戚也記在心上,會在以後用其他方式給予適當的補償。說到底,親情是最長久的,不要用一時吃不吃虧來衡量啊。
各位寶媽,今年過年發紅包時有沒有這方面的感受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