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春節前生豬價格仍將高位運行,預計明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那麼2020年春節豬價走勢如何?會下跌嗎?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情況判斷,今年豬肉產量可能會出現明顯減產,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缺口,春節前生豬價格仍將高位運行,預計明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進口增加、豬肉消費下降等因素,今年肉類供應是有保障的,老百姓碗里不會缺肉。
該負責人解釋,之所以說供應有保障,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豬肉替代品生產增勢明顯。據監測,上半年雞肉產量增長13.5%,水禽增加更快,牛羊肉生產周期長,但也有所增加;二是豬肉進口增加。上半年豬肉進口81.9萬噸,增長26.4%,預計後期豬肉進口還有增加餘地;三是豬肉消費需求下降。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豬肉消費也受到了抑制。據監測,1月至6月,集貿市場豬肉消費量同比下降12%。雖然下半年進入消費旺季,但豬肉價格上漲也會對消費產生進一步抑制,預計全年豬肉需求量減少約10%。
除以上因素外,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有關負責人還表示,部分屠宰企業凍豬肉庫存量較高,進口鮮冷凍豬肉快速增長,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儲備調節能力增強,都有利於促進中秋、國慶期間豬肉市場均衡供應,消費者不必擔心「買不到肉」。所以說2020年春節豬價仍然是上漲的,不會下跌。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有關負責人分析,豬價上漲主要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下降較多所致。按照生豬生產規律,母豬從懷孕到產仔需近4個月,仔豬出生到育肥豬出欄約需6個月。去年10月份開始的生豬基礎產能大幅下降,導致從今年六七月份開始,生豬市場供應明顯減少,價格加快上漲。7月份,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環比減9.4%,同比降32.2%,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1730.34萬頭,環比減1.6%,同比降11.3%。此外,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生豬養殖防疫有關成本的增加也助推了豬價上漲。
綜合歷史數據,我國生豬價格波動具有較為明顯周期性特徵,豬價從低點上漲至高位,再回落至低點,一般需要三五年時間。本輪生豬價格於2018年5月份跌至周期低點後,步入新一輪上漲通道,之後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下降明顯,豬價短暫調整後持續較快上漲。「應該說,這輪豬價上漲,是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疊加的結果,總體符合市場供求規律。」上述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