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位於成都的老巷子裡的家,房子是80年代的,外觀和內部都比較老舊。屋主找到設計師,希望為家裡的老人打造一個晚年的安居所。
屋主的要求挺簡單:老人居住舒適便利安全、色彩溫暖大氣、動線合理,另外可以滿足兒女回家團聚和臨時居住的要求。
地點:四川成都
使用面積:134㎡
費用:25萬
原始結構圖
存在問題:
1.入戶擁擠,餐廳空間較小,採光較差,廚房和衛生間都比較侷促。
2.房子位於一樓,客廳和餐廳採光通風不足。
3.對於老人居住的空間來說,動線太複雜,不夠開闊。
平面布局圖
改造提示:
拆掉入戶的牆體形成獨立的餐廳,靠近廚房方便老人用餐。
擴大了衛生間面積,增加了老人衛生間使用功能方便。
打通了客廳與原餐廳之間的牆體,保留了兩側的柱子,形成客廳和書房的開放形式,最大可能的保證了採光通風。
保留了三個臥室,方便周末節假日兒孫過來團聚。
由於老小區又是一樓,所以大多都是承重牆,原本想擴大通往客廳的門洞,不料中間有柱子,所以設計師利用線條和體塊交織構成,形成了玄關的感覺。
入戶做了350深的鞋櫃,帶換鞋凳的設計,方便老人進出坐著換鞋。打通了原本幽暗狹窄的餐廚空間,採光和通風都大大改善。
採用原木家具,灰色大理石紋地磚配色,營造溫暖輕盈的空間。
餐廳採用圓桌,家人圍坐一起更加溫馨。
利用原陽台位置,把廚房向外擴到了一部分,頂面現場搭建了鋼結構並用防水石膏本遮蓋頂面位置。
從地面到櫥櫃,採用木色進行分割,與白牆灰色地磚搭配,溫暖又有層次感。
客廳採用了無主燈設計,並利用輔光源營造適合老人的溫和內斂的燈光氛圍。
牆面則採用了簡單的大白牆,簡單又增加採光。
擴寬後的客廳,寬敞明亮,電視還沒有來得及掛上牆,整面木飾面牆帶著溫潤的氣質,與柔潤舒適的沙發和地毯,圓形的岩板茶几,典雅的藍色窗簾共同構成有質感的空間。
書房做了整面的嵌入式書櫃,黑色與木色搭配。藏滿了老人的字畫和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利用結構柱和承重牆的間隙,遵循對稱法則的木格柵,木色的書桌端莊擺放,為空間製造秩序和平衡感。
書櫃用開放式格子和櫃體結合,打破了整面柜子的傳統樣式,美觀又更加實用。
1.6米的書桌,書法繪畫喝茶都十分方便。
主臥以溫馨的奶咖色為主,搭配灰色床品和寧靜的灰藍色窗簾,溫暖的無主燈+輔光源的設計,避免光線直射,讓老人休息更加舒適。
原主臥有個鑲嵌櫃的位置,利用這個位置做了一整面的衣櫃。
次臥延續客廳的空間色彩,低調柔和的配色,減少過多的室內包裝設計,打造更加舒適簡潔的臥室環境。
為了讓老人上衛生間更方便,利用陽台隔出了一個衛生間,讓老人晚上不用再走到次衛。
因為是一樓,所以改下水也比較方便,洗手和如廁功能都能滿足。
次衛則面積更大,無門檻的設計讓老人很方便使用,輪椅也能夠方便進出,合理的乾濕功能分區,以及淋浴區的扶手設計,避免老人滑倒。
擴大後的衛生間還下了洗衣機、拖布池等。
老房子的後面還要一小片小花園空間。種了鬱鬱蔥蔥的各種綠植,讓人愉悅。
案例及圖片來源:喜屋設計XIWO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