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因為不懂事犯了錯,而被父母責罵過,可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孩子被父母責罵時,總會出現一些類似頂嘴、哭鬧等的情況,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情緒發泄。
然而,有部分孩子無論被父母責罵還是動手打,都始終沉默不語,仿佛被懲罰的人不是自己。
鄰居家11歲的小軒就是這樣,他從小就有些調皮搗蛋,挨打挨罵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最近他媽媽很發愁,因為他們發現孩子這兩年似乎有些變了,以前教訓孩子,他愛頂嘴,有時候還會逃跑,但是現在不管爸爸怎麼打他,他都是沉默不語,也不肯交流。
今年寒假期間就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一名8歲的小男孩因沒完成作業,被一向脾氣暴躁的父親失手砍傷了。可奇怪的是,孩子在這過程中卻始終低著頭,一聲不吭。
直到父親發現孩子的腿流血了,才慌忙將孩子送去醫院。最後醫生診斷出,孩子的腿部肌肉受損,最起碼得休養半個月才能恢復。
對於這些打罵不還口,甚至連表情也沒有的孩子,很多父母也表示非常無奈。畢竟要是孩子犯了錯,父母沒有及時的進行糾正,孩子將來走彎路的機率就很大。可要是經常責備孩子,又擔心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
孩子挨打挨罵後,沉默不語,家長應該怎麼辦?
1.找出孩子沉默的原因
孩子在面對責罰時,總是用消極和沉默的態度來應對,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在平常被父母責罵太多了,他們已經從一開始的惶恐不安,逐漸演變成如今的無所畏懼了。
每一個孩子在犯錯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原因,建議父母在準備責罰孩子之前,應該多和孩子進行耐心的溝通,找出他們沉默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2.尊重孩子
很多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其實他們的本意並不是想這麼做的,例如說,有的孩子看父母每天工作這麼辛苦,回到家還要做家務,趁著父母不在家時,他們就想著幫爸媽分擔家務活,結果不小心將碗打碎了,或者拖地時將房子弄得到處是水。
父母回家看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下意識覺得孩子在惡作劇,然後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對著孩子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孩子自然就會非常委屈難過了。
建議下次孩子將事情搞砸的時候,父母不妨耐心去詢問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父母真正學會尊重孩子時,孩子才能和父母進行很好的交流,問題才能更快更好的解決。
3.理解孩子的敏感
不是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大大咧咧的,那些經常被父母大聲吼的孩子,每當在面對父母焦慮、憤怒以及憂鬱等情緒時,就會表現出非常敏感,甚至格外惶恐的狀態。
為了不被父母責罵,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的,面對父母責罰時,甚至還會用默不作聲來抗議。當面對這部分的孩子時,希望家長們能夠理解孩子的敏感,在生活中對他們儘可能多一些耐心,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的這種牴觸心理會有所改變的。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在平常犯些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建議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過錯時,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理由和內心的真實想法,教會孩子正確的去表達和排解情緒。
今日互動話題:您家孩子被責罰後,是否也會採取默不吭聲的做法來抗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