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的國產綜藝市場依舊挺有看頭。
一年裡各大製作公司林林總總產出了不下百部綜藝作品,其中不但有選秀、表演、經營、觀察評論一類的老面孔,也有跨次元之類的新玩法,更誕生了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而由這些綜藝也引發了數不勝數的新鮮話題。
只是,現在誰也說不準,這些新鮮的idea究竟會閃耀多久,是會引領著觀眾們走進新的綜藝紀元,還是會曇花一現成為無數人無法忘卻又再得不到的白月光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她綜藝來臨
雖然前期不被看好,後期又方向走偏,全節目符合初心的只剩姐姐們和一首《無價之姐》,《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今年獨一無二且當之無愧的年度綜藝,是它讓我們看到了以往「過季」就會被市場無情拋棄的中年女性藝人身體里所蘊含的力量和夢想,是它讓這些未曾放棄的姑娘們有機會重新閃閃發光。
據說現在節目第二季已經進入了錄製階段,不管新一季節目組有沒有吸取第一季高開低走的經驗教訓,放棄扯頭花之類的無聊操作,還是要說一句感謝。謝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個推開中女市場的大門,讓市場看到那些曾經被錯誤定義的女性藝人的價值,也謝謝它或許會帶來的、嶄新的「她綜藝」時代。
- 《說唱新世代》:當作品成為節目內核,它將永不過時
作為B站的首檔大型自製綜藝,我願意給《說唱新世代》打90分,剩下的10分留作進步空間。
最初覺得簡直瞎扯的slogan「萬物皆可說唱」,在節目中後期被演繹的淋漓盡致。或許相比《中國有嘻哈》,它少了刺激,但在這兒說唱有了之前我們從未看到過的魅力,你能感受到選手靈魂的碰撞,聽到這些少年人執筆寫下的意義——當作品成為了內核,節目將永遠不會過時。
雖說內容是一檔節目制勝的根本,但在高歌節目良心的時候也別忘了搭架子的人——如果所有綜藝導演都能和嚴敏一樣有一雙會發現選手身上閃光點的眼睛,國產綜藝市場一定會比現在繁榮更多。
- 《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樂團季》:兩條時間線上的音樂人
儘管今年兩檔樂隊綜藝《樂隊的夏天》和《明日之子·樂團季》,前者最終只有五條人靠著人格魅力突出「糊」圍,後者過程再好也沒逃過龍丹妮只管選秀不管售後的老套結局,但他們還是配在2020年綜藝市場裡留下姓名的。
因為播出時間存在重合,兩檔節目的選手仿佛為觀眾展現了樂手的一生。他們在年少時激烈熱血,為了音樂痴狂;人到中年,被世故纏身,看似頹唐,但拿起樂器和話筒依然能看到當時少年,如此誰不願為他們吶喊一句「音樂萬歲」。所以,比起一檔單純的綜藝,它們更像是強心針,糊壇雖糊,但永遠有人為它付出努力,等輝煌再來。
- 101系選秀:市場飽和也能再開20場
在101系選秀原產公司老大都因為票數作假被送進局子的情況下,101系選秀在國內仍呈現著頑強的生命力。即便2020年三檔節目糊了倆,新一季也已經早早安排上了,且運營模式也熟能生巧逐漸成熟,曝光、炒作的戰線從節目播出一下提前到了選手海選,內容也從單純線上發展為線上下線全包。
雖然常常吐槽全網秀粉三千循環利用,但看哥哥們塌房和選手回鍋的速度,再少點兒也能讓這個模式再撐七八年。
- 《歌手》:死的體面
九月份,洪濤毫無徵兆的宣布,為湖南衛視撐了八年門面的《歌手》就此終結。雖然告別略顯草率,但對於這個「全劇終」大家似乎等待已久,失去初心,重點偏移、審美單一、選手儲備不足、大量競品綜藝的衝擊,再加上觀眾已經疲倦的節目核心,選擇自裁實則是洪濤能留給《歌手》的最後體面。
而《歌手》的輝煌與衰亡也充分說明了一件事:已經邁入老年期的綜藝或許還能靠著品牌效應的餘溫和觀眾的情懷繼續走下去,但在虛浮的收視率背後不過是自我欺騙的苟延殘喘,核心一旦被觀眾厭棄不如當斷則斷再做新的打算。
- 獨居觀察類綜藝:不走心的複製粘貼 只會變成粉絲特供
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許多常規模式的綜藝錄製受阻,明星獨居觀察綜藝應運而生。就在今年年中左右,優酷、愛奇藝、騰訊三大視頻平台都先後上檔了自家的獨居觀察類綜藝,然而明明一檔滿足觀眾窺探欲極容易做火做爆的節目,最終結局卻是無一例外全部撲街。
複製粘貼已成功的節目且在十分恰當的時間播出卻還糊的那麼難看,背後的問題是節目組偷懶把綜藝當成流水帳拍,次之還有嘉賓不夠主流、展示的生活不夠落地或沒有爆點,讓觀眾無法產生共鳴/引起興趣種種原因。如果明年還要繼續拍,建議還是在「如何正確本土化」上多下點兒功夫,不然結局就只能是粉絲特供。
- 脫口秀:她來了
繼說出「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之後,楊笠又在2020年年底以「男人還有底線呢」刷了個滿屏,還直接引來了部分男性以「挑撥兩性關係」為因由的舉報,仿佛想要在被脫口秀調侃上展現自己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雖然你說的這些毛病我沒有,但罵其他男性同胞就是在冒犯我,給我罵!
男性朋友有這樣的反應倒也不奇怪,因為語言類娛樂節目長期被男性占據主導權,好不容易有一兩個女性也只能用一些自我調侃的梗來謀求認同和掌聲,所以猛地站出來這麼一位以男性調侃女性方式調侃男性的女性,從未擁有過這樣體驗的男性朋友自然急得跳腳,大呼被冒犯到。
對於這樣的現象,貓老師只想說女性演員們加把勁兒沖,這一領域在國內還是塊荒地,有得賺哦;至於部分男性觀眾們,與其做舉報這種沒品的事情,不如早點學著適應,因為這是女性意識覺醒後不可避免的大勢呢。
- 《演員請就位》:競演類綜藝的失信
2020年最翻車的綜藝要屬第二季《演員請就位》。
開場的時候,導演恰當的提點,模擬市場模式運作,可謂溫柔與殘酷相結合,給年輕演員成長的機會,也給被遺忘的演員舞台和注視,創造出了一個屬於演員的世外桃源;可誰也沒想到,節目行至後期,竟然成了一場裝都懶得繼續裝的資本遊戲,好演員變成了搭台子的工具,一堆連演戲為何都不知道的廢柴倒是成了故事的主角。
不知道演員競演類綜藝還能走多久,但如果都照《演員請就位》這樣走,不用太久就會被觀眾所拋棄,到時候,於觀眾而言失去的不過是一場幾個小時的消遣,於演藝行業而言,失去的就是無數好演員出頭亦或者重生的機會了。
- 《認真的嘎嘎們》&《跨次元新星》:新·綜藝
除了上述的綜藝之外,今年還出了很多新類型的綜藝節目,其中兩檔比較吸引人注意,其一是《認真的嘎嘎們》,其二則是《跨次元新星》。第一檔的新,體現在選擇角色上,終於有節目注意到國產綜藝因為缺乏靈魂人物,導致節目定位只能跟著嘉賓走的糟糕現狀;第二檔則新在技術,二次元偶像也擁有了自己的選秀節目,跨次元離人們的生活愈發近了。
或許這二者還不夠完善,不過相信假以時日他們真的可能改寫國產綜藝,乃至娛樂圈的某種狀態或者秩序,繼續加油沖吧~
好啦~說的差不多了。
回看2020年的綜藝市場,雖有新節目試水失敗,也有老牌節目走向衰亡,但總體來說還是平穩向好發展的。這一年我們擁有善於發現的良心綜藝導演,擁有與時俱進敢於嘗試的先鋒節目組,更有女性意識覺醒引領新的潮流,加之2月的時候有關部門還出台了網絡綜藝細則,以引導網綜更加良性的發展,相信在嶄新的2021年國產綜藝會給我們帶來更加漂亮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