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些年來說,我國駐外的外交機構至少有兩百四十多個,其中大使館占一百五十多個。雖同樣是駐外使館,但規模是不一樣的,人數自然也不一樣。多的可能有上百個人,比如說駐美有一百五十以上,還不包括家屬。但也有少的,少的兩三個,最少的則是一個。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便曾經獨自在使館工作,生活也比較清苦。
他名叫吳鍾華,1949年以後的一位優秀的外交官。他在外交部工作的時間長達四十年,早在六七十年代便開始服務,更是任職過多家駐外使館。1975~1976年在巴基斯坦,1976~1981年去了斯里蘭卡,1983~1987年去了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等等。前前後後一直到1998年才停下工作,現在是中國外交史學會會員。
而吳鍾華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最不得不提的便是1990年到1992年8月,在吉里巴斯的那段時間。三年中,他度過了極為艱苦的生活,是外交史上不曾有過的。吉里巴斯是太平洋的一個島國,位於太平洋中部,全國由大大小小33個島嶼組成。這是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又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交叉點的國家,不過它的陸地面積只有811平方公里。
接到任務開始,吳鍾華沒有猶豫的踏上了行程,在那裡等待他的將是艱苦的生活。首先是修房子,好歹是修成了一個使館,雖然是中國最小使館。令他困擾的還是食物,由於自然條件限制,這裡是沒法種植蔬菜的。海產品倒是一堆,對於吉里巴斯的人來說,吃魚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吳鍾華卻有些不適應,他喜歡吃蔬菜,可能吃到蔬菜的機會,便是每兩個月來一次的商船。
無奈冰箱總共就那麼大,能放得下的蔬菜有限,所以他想要吃蔬菜,也就只好再等上一個月了。後來當地百姓告訴他,有一些樹的葉子是能吃的,只是這些樹葉大多用來做魚湯。吳鍾華意識到既然條件艱難,那就自己想辦法,於是每當發現有一個地方長了青苔。他就跟見了寶貝一樣,急忙挖來放進自己的小袋子裡,拿回去洗乾淨曬乾。
作為不缺蔬菜的我們,自然大多沒吃過青苔,但那對於吳鍾華來說,是美味。後來覺著招待客人,光用魚蝦不太好,吳鍾華便特意去鄰國斐濟,買了些罐頭。如此一來,吃的算是解決了,問題又接著來了。剛住下沒多久,有人告訴他使館附近發現了一枚未爆炸的炸彈,這下把他嚇著了,也打算換個新地方。
不料找來找去,只找到了一間草房,開始過起喝雨水的生活。幸運的是,他不必再擔憂使館的安全,算是安穩了下來。三年的時間,每天他都是一個人唱國歌,一個人升國旗,一個人思鄉。一個人的工作不但孤獨,也很累,剛開始的時候每時每刻都停不下來。後來住久了,才算是好些,但思鄉之情還是縈繞著他。
可他堅持了下去,沒有退縮,因為他知道他的身後是祖國、人民的期望。每當吳鍾華思鄉的時候,都會想想這種期望,心便逐漸的平靜了下來。1992年8月,吳鍾華奉調回國,後來又去了洛杉磯工作到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