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機制大調:標的擴至1600隻 意味著什麼?(附名單)

2019-08-12     深藍學府

兩融機制大調整!標的股擴至1600隻,市值擴至44萬億,意味著什麼?(附名單)

兩融交易機制迎來了大調整,標的股票也迎來了大擴容!

8月9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近日,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修訂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正式出台,同時指導交易所進一步擴大融資融券標的範圍,對融資融券交易機製作出較大幅度優化。

滬深交易所同日發布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範圍相關事項的通知及修改《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涉及維持擔保比例若干條款的通知,並自2019年8月19日起施行。根據通知,滬深交易所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數量分別擴大至800隻,兩市合計擴大至1600隻。

據計算,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數量由950隻擴大至1600隻後,市場融資融券標的市值占總市值比重將由約70%達到80%以上。截至8月9日,滬深兩市總市值為55.49萬億元,兩融標的市值將擴容至44.39萬億元。

常德鵬披露,本次擴大融資融券標的範圍,優化融資融券交易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取消了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130%的統一限制,交由證券公司根據客戶資信、擔保品質量和公司風險承受能力,與客戶自主約定最低維持擔保比例。

二是完善維持擔保比例計算公式,除了現金、股票、債券外,客戶還可以證券公司認可的其他證券等資產作為補充擔保物,增強補充擔保的靈活性。

三是將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數量由950隻擴大至1600隻。標的擴容後,市場融資融券標的市值占總市值比重由約70%達到80%以上,中小板、創業板股票市值占比大幅提升。

常德鵬強調,需說明的是,規則調整後不再統一規定維持擔保比例最低限,並不是取消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擴大擔保物範圍,也不是不用考慮擔保物質量。上述調整的目的是改變「一刀切」的做法,將監管、自律的強制要求轉化為證券公司自主風險管理的內在需求,交由證券公司與客戶自主約定。對於客戶資信較強、擔保品流動性較好的,證券公司可經評估後適當調低最低維持擔保比例,反之可提高。同樣,擴大融資融券標的範圍,亦是引導證券公司根據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在標的範圍內自主設定標的池,切實做好客戶適當性管理、保護投資者權益。

滬深交易所兩融標的分別擴至800隻

根據滬深交易所關於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範圍的通知,本次擴大標的股票範圍以優先保留現有標的股票為基本原則,對符合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的上市A股股票,按照加權評價指標從大到小排序。

上交所選取275隻股票作為新增標的股票,擴大範圍後標的股票數量為800隻。上交所現有43隻標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範圍維持不變。科創板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範圍不適用本通知規定。深交所選取375隻股票作為新增標的股票,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範圍由現有425隻擴大到800隻。

此外,滬深交易所本次對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中涉及維持擔保比例若干條款的修改內容主要包括:

一、會員應當對客戶提交的擔保物進行整體監控,並計算其維持擔保比例。維持擔保比例是指客戶擔保物價值與其融資融券債務之間的比例,計算公式為:維持擔保比例=(現金+信用證券帳戶內證券市值總和+其他擔保物價值)/(融資買入金額+融券賣出證券數量×當前市價+利息及費用總和)。

公式中,其他擔保物是指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時,客戶經會員認可後提交的除現金及信用證券帳戶內證券以外的其他擔保物,其價值根據會員與客戶約定的估值方式計算或雙方認可的估值結果確定。

客戶信用證券帳戶內的證券,出現被調出可充抵保證金證券範圍、被暫停交易、被實施風險警示等特殊情形或者因權益處理等產生尚未到帳的在途證券,會員在計算客戶維持擔保比例時,可以根據與客戶的約定按照公允價格或其他定價方式計算其市值。

二、會員應當根據市場情況、客戶資信和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等因素,審慎評估並與客戶約定最低維持擔保比例要求。

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時,會員應當通知客戶在約定的期限內追加擔保物,客戶經會員認可後,可以提交除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外的其他證券、不動產、股權等依法可以擔保的財產或財產權利作為其他擔保物。

會員可以與客戶自行約定追加擔保物後的維持擔保比例要求。

三、僅計算現金及信用證券帳戶內證券市值總和的維持擔保比例超過300%時,客戶可以提取保證金可用餘額中的現金、充抵保證金的證券,但提取後僅計算現金及信用證券帳戶內證券市值總和的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300%。

維持擔保比例超過會員與客戶約定的數值時,客戶可以解除其他擔保物的擔保,但解除擔保後的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會員與客戶約定的數值。

交易所對提取現金、充抵保證金的證券,或解除其他擔保物的擔保另有規定的除外。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自2010年試點開展至今,運作模式相對成熟,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逐步提升。本次融資融券業務交易機制優化、擴大標的範圍,將進一步提升融資融券交易市場化程度,引導證券公司發揮專業優勢,維護市場活力;疏導投資者合理的投資需要,適當增加中小盤股票,正向引導資金規範入市,促進融資融券業務有序發展。同時,也希望廣大投資者高度關注融資融券交易的槓桿特性及業務風險,理性投資,防範投資風險。

滬深交易所強調,各會員單位應當高度重視,認真做好此次擴大標的股票範圍的業務和技術系統準備,保障此項工作順利開展和安全運行。深交所表示,各會員單位應建立健全標的證券管理機制,根據市場情況、客戶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結合上市公司財務、規範運作及標的證券交易等情況,對標的證券範圍進行動態調整和差異化控制,採取相應措施防範業務風險。上交所表示,各會員單位應進一步優化自身風險監控指標,根據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合規運營情況及市場交易情形等相關信息,加強對標的證券的風險識別及差異化管理,並採取相應的監控措施,嚴控融資融券業務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專家建議為融券業務提供更多支持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細則》的出台有助於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激發市場活力,尤其是融資融券標的擴容之後,有助於穩步提高中小板、創業板股票的成交額與成交活躍度,同時,完善證券公司認可的其他證券等資產作為補充擔保物,不僅可以提高融資擔保的靈活性,也有助於降低股市波動。另外,除股權外的其他資產也可以作為補充擔保物,有助於分散證券公司兩融業務的投資風險,增加擔保品範圍,提高擔保品比例。

前券商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分析,《細則》出台的重要意義在於完善市場機制,讓市場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作用。細則的出台減少了對市場的約束和限制,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他指出,自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四個敬畏」以來,市場化改革駛入快車道,「無形之手」在資本市場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

東北證券(8.260, 0.16, 1.98%)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細則》出台以及擴大兩融標的範圍主要有三方面意義,一是有利於提升兩融業務效率,擴大業務規模。《細則》從市場需求出發,放寬了對擔保比例、補充擔保物的要求,同時擴大兩融標的範圍,便利兩融業務更加市場化地開展。二是肯定了兩融業務對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

付立春指出,融資活躍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而融券則能防止市場不理性的單邊上行,兩者科學聯動能有效對沖市場風險。兩融交易細則的出台完善了兩融業務的相關規範,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進一步激發股市活力。

付立春建議,由於融券的賺錢效應不明顯,當前市場上的融資規模較大,而融券規模較小,這不利於風險疏散。為防止市場大起大落,建議轉變觀念,為融券業務提供更多支持,推動兩融業務協同發展。

兩市1600隻融資融券標的股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1pqiWwBvvf6VcSZVy_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