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胡扒醫原創
作者|西瓜
編輯| 泡泡君、自然卷
5月12日,一年一度的護士節,微博上#影視劇中最美的白衣天使#也上了熱搜,網友紛紛盤點各種影視劇中呈現的白衣天使,致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燃燒自己、奉獻社會的這一群人。
在各類影視題材里,醫療劇向來就是人們重刷的hot類,畢竟它講述的故事真實、貼近生活,給了觀眾一個探析醫療行業的窗口。
從被患者家屬惡意殺害的楊文醫生,到被患者砍斷手臂神經的陶勇醫生,當醫療行業中的邊邊角角都被揭出,醫鬧、醫患關係、醫療資源分配...在新聞的一隅之外,從各種醫療題材劇中「考考古」,或許更能迎來冬日限定的真實溫暖。
美劇《良醫》,由頂級醫療劇製作團隊操刀,連續三季豆瓣評分9分以上。從一個患有自閉症與學者症候群的天才外科醫生出發,溫情又治癒的單元劇模式,搭配3D建模、手術模擬的科技手段,既足夠現實,也足夠真實,real敢拍敢探討。
現實世界的反光鏡
醫療題材的劇在國內上線頻率較低,但在美劇、日劇中卻很常見,《實習醫生格雷》、《善良醫生》都是豆瓣8分以上的熱門醫療劇。而《良醫》系列從2017年開始播出,三季口碑都保持在9分左右,還穩拿ABC電視網十點檔劇集的收視冠軍,可以說是實現了小眾題材的逆風翻盤。
相比國內國外其它的醫療劇,《良醫》劇集模式的設置很有看頭:三季里幾乎每一集都會設置不同的病例,各種疑難雜症、飛來橫禍、大病小病統統都來了個遍,並藉由一個個病例來探討親密關係、原生家庭、性別問題、邊緣群體、醫院的行政管理等更為現實的問題。
主角肖恩是個患有自閉症的天才醫生,在手術室里遊刃有餘,在親密關係上卻常常down機。本來一心搞事業,對周圍世界的人情世故都不care,卻因為遇到有好感的女生,想要嘗試踏出原有的圈子。
第三季一開始,肖恩就因為一場約會喪到不行,說著「再也不去約會了」。給對方講尷尬到不行的笑話,在說話時打斷對方,不知道如何交流...一部醫療劇,卻能夠在主角故事線上大膽探討感情中的親密關係:人們應該如何對待愛人?如何維護親密關係?
Lea在肖恩約會後對他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特別的存在,獨身一人更糟糕,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都有獨特之處,但我們也有共同點。」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只是不知道如何做,《良醫》拋出了一個引子,順著引子,觀眾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看到親密關係中的對方。
肖恩在親密關係上的障礙其實源於原生家庭。近幾年原生家庭被一次次推上熱搜,原生家庭中的問題也被拿出來探討了個遍。肖恩與父母之間多年不聯繫,父親強硬、大男子主義、以自己的權威主導一切,而肖恩由於小時候的事情心理有陰影,在情感上抗拒父母。不正常的親子關係使得肖恩常年生活在自閉的牢籠里。
《良醫》以肖恩的角色探討了原生家庭對孩子成人後的種種影響,並隱晦地展現出了「病態化父子關係」下的家庭狀態。直至最後,肖恩與父親之間都沒有完全合解,他們對於肖恩弟弟的死各自耿耿於懷。父親抱恨而死,肖恩無法釋懷。
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諸多缺陷的肖恩,卻在醫院裡被很多人以善意和溫暖相待。
本以為親密關係、原生家庭的探討就已經夠大膽了,但《良醫》在性別、職場問題上也一一作引。在第一季一直「忍」著的布朗醫生,在第二季時因為覺得Andrews設置的彈性輪班制度不太合理,上級Melendez支持布朗醫生去找Andrews,布朗醫生和Melendez在手術台上的這段對話,可以說是對性別問題的真實反映了:
布朗醫生:「男人告訴女人應該自信點,一旦我們自信了,他們又批評我們,我們倒成了賤人,所以女人就得又有自信又謹慎嗎」?
而Melendez的反映是:「她今天怎麼一點就炸」?
僅僅幾句對話,就足夠道破現實世界的真實情況。男女性別問題,在近幾年隨著女性社會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提升,屢次被作為話題探討議論。女性自身的不自信,疊上男性附加的「要求」、社會的規則之外,就會變得尤為敏感。
劇中的布朗醫生就是這樣。
而到底是女性的「問題」,還是男性的「問題」,或許也不能一概而論。《良醫》敢於通過一個小小的病例、幾句對話,以醫院為背景引出這樣的話題,將性別放在更大的空間中探討,那麼其連續幾級9分的豆瓣高分,似乎也不足為奇了。
除了這些廣泛性的社會話題之外,醫院的工作強度、行政管理等也向來是熱門話題。《良醫》同樣反映了這些。
有探討州立法的規定與實際工作強度、行政管理之間的不符;
也有探討因為時間限制、領導規定、醫院管理而錯失病人最佳治療時間時,醫生應該如何做;
還探討了廣為人們所關注的醫患關係:醫生應該如何對待患者?
當這些平常被人們緘默再緘默的話題都在劇中見光,當那些隱晦的問題被大大方方地提起,便更顯《良醫》的現實意義。
但這部劇在現實的話題之外,還以溫暖的內核治癒了無數人:自閉症患者肖恩、拍攝色情片的女病人、因在地鐵上阻止變態而導致下頜骨碎的男英雄、聖誕夜的白血病患者、結婚45年的老夫妻;
當這麼多反社會主流的邊緣群體在《良醫》中一個個出現,這部劇治癒的就並不僅僅是醫護從業人員,也不僅僅是普普通通的觀眾,還有無數在社會邊緣被偏見遮蔽的人。
《良醫》是現實世界的反光鏡,折射著社會的邊邊角角,也折射著人內心的邊邊角角。
兩極肖恩: 天才醫生與自閉症患者
國內外目前以自閉症患者為主角的電視劇、電影和紀錄片相對來說並不算太多,而自閉症、孤獨症、抑鬱症也是近幾年才被大眾所注意到。《良醫》將自閉症患者設置為故事最主線的角色,以溫暖的基調展現出了兩極自閉症患者眼裡不一樣的世界。
一個無法與患者正常交流的人,能否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
小時候,肖恩和弟弟一起玩捉迷藏,沒料到出了意外,肖恩看著弟弟死在自己面前,卻無能為力,便埋下想要成為醫生的種子;
他是醫學界難得的天才,擁有比常人更敏感的五感,大腦如同本行走的百科全書:醫學界的專業術語說來就來,現場救人縫單向閥也是so easy,疑難病例都可以解決的很完美;
為了想辦法救病人,晚上甚至通宵想解決方案;
但就是這樣百里挑一的天才醫生,卻患有自閉症,沒有辦法和病人,也沒有辦法和周圍的人正常溝通,常常因為溝通障礙鬧出很多事:
在醫院裡,別的醫生都是拿溫暖的話來安慰病人,他卻直接告訴病人最壞的結果;還把本該送出院的病人,再次留下來做很多別人看起來不必要的檢查;甚至因為做手術時護士沒把手術刀以四十五度角遞給他,他就直接停止手術,一直重複「你做錯了」,還把護士趕出手術室;
在生活里,他真實地過分,聞到鄰居身上健身後的味道就直接說「你有臭味」;
不管別人休沒休息,半夜去敲工人的門要維修;
和女孩兒約會時講尷尷尬尬的笑話,完全不會處理親密關係,在戀愛上如同3歲小孩兒;
可能,生活中遇上這樣的「怪人」,大概是人都會搖搖頭想要遠離。
但其實,正因為真實,肖恩才更能看清人心,看清人們表象之下是嘲諷、是惡意,還是善意,也讓他擁有了更多真正的好朋友,而非面子關係;
而執著,則讓他能夠看到其他醫生看不到的地方,也因此挽救了更多病人;
或許,自閉症並非缺陷,只是他們感受世界的方式,與大多數人有所不同。他們細膩、敏感、多維,不善表達,不會溝通,但其實他們的內心世界,頻涌海嘯。
《良醫》以肖恩為群像代表,展現了自閉症患者眼裡的世界,把特殊的邊緣群體正常化,展現了包容度,也探討了更廣泛的緯度。
正如院長在第一季開頭講的那樣:「我們錄用肖恩,讓有缺陷的人看到希望,看到這些缺陷並不能定義他們的人生,他們仍有機會;我們錄用肖恩,讓醫院變得更好;我們錄用肖恩,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而接納那些「獨特的人」,學會包容與理解,或許就是《良醫》帶給觀眾的,最溫暖、最閃亮的spark。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娛樂胡扒醫】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胡扒醫】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