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匠心之城,遇見詩意生活
提起多肉,你會想到什麼?
是不是有一個嬰兒般胖嘟嘟的小身子從腦袋裡跳出來,又純又欲,異常美艷?
而多肉天生嬌氣,溫濕難調,讓廣大「多肉發燒友」一躍成為「植物殺手」,常遇「枯萎現場」。
為了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一位同樣熱愛多肉,來自美國 紐約的陶藝藝術家Owen Mann,發明了「手工陶瓷多肉」。
從此,不澆水不施肥,永不凋謝的「多肉寶寶」便誕生了。
不仔細看,真假難辨。
即使放大一百倍觀察,都充滿了視覺欺騙性。
從幾十甚至幾百個花瓣製成的陶瓷花中,你可以細細感受到手工的溫感,每一瓣都是純手工捏出,湊近一看,表面布滿他的指紋。
看似相同的作品實則充滿不同的肌理,製作人對植物的細膩與敏感度,可以說是一般人望而生畏的程度。
多肉葉子覆蓋上高飽和度的色彩和細碎的陰影,看起來像是剛從花園摘下的嬌艷欲滴。
從4歲開始,Owen就和哥哥一起用黏土製作玩具,從小動物、飛機模型到人體雕塑,超於常人的天分早已初露端倪。
10歲那年,他第一次嘗試做了兩朵玫瑰花,一紅一白,也是他送給母親的第一份陶瓷禮物。
父母發現了兩個孩子的興趣之後,鼓勵他們去街上向路人推薦和販賣自己的粘土作品。
雖然孩子時期的那些粘土製作非常稚嫩,但這些體驗,讓年幼的Owen心中堅持下去的信念更深一分。
植物對自學成才的他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不管多少次他嘗試捏出其他物件,最終總會回到形態排列有序的植物中。
曾經在4年時間裡,他創作植物陶瓷作品多達1000多件,每一件,都可稱作精品。
一部分直接反映真實,一部分源於想像,花朵被塗上大自然的色彩,虛幻與現實交錯相融,奇妙而浪漫。
在上漆完成後裝上迷你燈泡,點燈之後,在夜晚映襯出美麗的花燈輪廓。
如果靜靜聆聽,有時甚至可以清晰聽到花朵在自然中沉睡的聲音。
有了寶寶之後,Owen Mann毫不猶豫地承擔起「超級奶爸」的責任,布展、手作,用上一切時間陪伴彼此,一大一小,溫情滿滿。
除了製作,Owen會將大部分時間用作「觀察」。
常常一個人開著車跑到野外,與一朵花對視良久,成為朋友,並通過他的手掌,變成同款藝術品。
比如,前一秒真花,下一秒「真花」。
可以說,「土作」事業貫穿了他的半場人生。
「遇到了泥巴之後好像雙手突然變得神奇了!想像什麼都能用自己的雙手製作出來。」
經他的過雙手,泥土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Owen常常愛和朋友分享每件作品的製作方式,從構圖、采土、捏土、燒制到上漆。
每一步細細道來,就像在講述一個最親密的朋友的故事。
「先用粘土捏出雛形,然後再上釉燒制,和一般的陶瓷燒制沒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
他嘗試把傳統的陶窯改成了地面煅燒,整個過程更像熱烈盛開的花朵。
上漆過程,是困難而漫長,層層疊疊覆蓋的過程,同樣是最考驗藝術家「功夫」的關卡。
在Owen手作的上千款作品中,並不僅限於多肉花藝。
有姿態曼妙,隨風展開的蝴蝶蘭;
大朵的牡丹,大麗花與小雛菊同台爭艷;
精緻柔軟的丁香和丁香版花瓶;
純白至不食人間煙火的牽牛花;
迎風而展的菊;
靜謐聖潔的大朵蓮花;
人間仙子白玉蘭;
還有來自禁忌國度的罌粟花;
每一朵花,都充滿了生命綻放的力量,蔓延至絲絲脈絡。
有時作品則充滿「獸味」,狂野非常。
每個瓷器通過Owen的雙手在烈火中重生,釋放出無限可能。
7年來,他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用更多的新奇方式,打開陶瓷的世界。
在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更願意用3D影像這樣更輕易的方式留住容易逝去的東西,充滿技術,卻也缺失了情感的溫度。
而洪流總會催生出那麼一小部分「激進」份子,迫使藝術家們對於大環境給予深層次的思考。
努力留住美的Owen Mann,便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