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萬人打出9.2分的人生必看經典

2019-06-27     牛牛影視創想

有同學問老張你能不能做一期朱塞佩•托納多雷的專題,我說不用了,他的《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美麗傳說》我都詳細的嚼了一遍,把這部《海上鋼琴師》做完,已經足夠顯示我對託大爺是真愛了吧。

(沒人覺得維吉尼亞號和鐵達尼號長得很像麼?)

現在這部電影在豆瓣上有84萬人、打出了9.2的超高分。

這個結果一度讓我挺比較詫異,托納多雷的「時光三部曲」中,其他兩部拍的都很清晰易懂雅俗共賞,唯有《海上鋼琴師》拍的很藝術化,我頭一次看完有說不出的感覺,好像看懂了,但又有很模稜兩可的地方,沒想到它的評分反而是最高的。

《海上鋼琴師》也是「時光三部曲」中提名金球、奧斯卡最少作品(只有莫里康內提了一個原創配樂),大多得的都是歐洲獎,足以說明它拍的多麼藝術。

有了《天堂電影院》被刪減幾十分鐘的慘痛經歷,托納多雷在《海上鋼琴師》里頂住了發行公司的壓力,死活就是不刪減剪,為此不惜放棄參加柏林電影節,最大限度保持了他的創作本意。

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來,比如麥克斯跟古董店老爹的一段關於1900為什麼會突然要下船的對話,他們一直在討論「牆上的畫為啥會掉下來」,這是要說命運的不可知,就這麼個事兒聊了足有3分多鐘,按商業片的標準,是可以剪掉的。

同樣的意思,你想想《阿甘正傳》是怎麼表現的,就用了一句台詞:不知什麼原因(No Particular reason)。

要把《海上鋼琴師》剪的更加有戲劇性是能做到的,但托納多雷沒有,因為那些晦澀的地方,也是他想法的一部分。《天堂電影院》的院線剪輯版確實更好看,但它的創作本意也折損了,我之前在細讀經典里比對過。

《海上鋼琴師》並不是部走劇情的電影,托納多雷拍的極為浪漫,1900為啥從未學過鋼琴一上手就彈那麼溜?在顛簸的船上彈琴為啥沒有撞的頭破血流?

沒錯,浪漫有時候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再重新看一遍《海上鋼琴師》依然讓我動容,1900不是個肉身實體,他是個精神圖騰。如果說人性是獸性與神性的合體,那1900就代表了神性,每個人身上都會有點兒,只是我們總是忘記它的存在。

這部電影挺複雜的(起碼我是這麼覺得),我只講自己的感受,大家當然也可以有其他解讀,歡迎討論。

文章轉載自原創文章:發條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w96YGwBUcHTFCnfz3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