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有些路上的隔離護欄消失了?原來因為路上有了它

最近,不少在北京生活的網友會發現,很多道路上的隔離護欄不見了,同時道路兩側非機動車道矮隔離護欄也悄然消失了。究其原因我們一探究竟。

此前加裝護欄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部分開車時的違法行為,特別是非機動車道上的矮防護欄,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車輛占用非機動車道亂停車。雖然在最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副作用也隨之而來。

護欄沒了,全是因為有了它

為了加強監督違章停車的行為,交管部門在全市加大了監控力度。今年年初,已經開始逐步使用全新AI智能技術的監控探頭。他們可以在完全沒有人工操作的情況下,在固定區域自動尋找違章車輛,分別拍攝遠中近三個場景的圖像和視頻,並交由人工審核,每個探頭可清晰拍攝前後150米以上的距離,使得執法效率大大提高。智能探頭如此強大,原來用於防止違章停車的護欄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前兩天小編遇到過一個親身經歷,在跟滴滴司機聊天的時候,司機對監控拍違章停車嗤之以鼻,覺得只要遮擋上號牌,監控探頭就拍不到。在網上隨便搜搜,也能發現遮擋號牌的案件時有發生,相信一部分人確實存在僥倖心理,不過現在的智能探頭已經不像幾年前低像素渣畫質的探頭,並且現在的執法速度也有所提升,所以遮擋號牌千萬不可取,這要比違章停車罰得更嚴重,的確得不償失。

AI智能探頭不僅能監督違章行為,還可以收停車費

開車的朋友不難發現,路邊的停車收費人員慢慢的變少了。因為北京市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分三步走落地:2019年1月1日起,東城、西城、通州實施;2019年7月1日起,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實施;2019年12月1日起,其他區實施。電子收費的實施讓道路停車秩序明顯改善,有效緩解擁堵的同時也杜絕了不規範收費。目前,北京市路側電子停車收費系統計費方式分為:高位視頻、矮樁視頻、地磁pos機和pos機。

千萬別欺負這些智能科技,覺得無人收費就有機可乘,如果故意拖延繳費時間,車主會面臨1000元以下不同程度的罰款,甚至會將納入個人徵信系統,影響以後的出行以及車輛使用。

沒有了護欄,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幾年前為了防止亂停車加裝的道路護欄,突然間的拆除難免給人們帶來不習慣,甚至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

在交通隔離護欄優化撤除的同時,市交管局表示為了應對拆除護欄後短時間內違法行為的高發,將加大交警巡查頻次、現場執法和勸阻力度。後續也會加強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等設施項目。這也是人們規範交通秩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一個全新的挑戰。

總結:拆除隔離護欄確實為美化城市道路加分,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便利;智能化的管理系統也標誌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總之其中的利肯定大於弊。如果您對拆除護欄有什麼感想與意見,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

來源:搜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