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網紅」工科教授的傳統文化課火了!參與升空、飛天、潛海等科研領域設計

2019-10-23     西安封面

熱情的學生里三層外三層地將一位教授圍住,他的報告會堪比明星演唱會現場……近日,西工大師生微信朋友圈被一位西工大「網紅」教授的「網紅」講座刷屏了。講授這堂「中國傳統文化」課的,就是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余隋懷教授,一位工科教授。

工科教授講中國傳統文化 聽眾感動落淚

多年來,余隋懷教授的中國傳統文化講座可以說是場場爆滿、一座難求。「儘管聽過3遍,可還是能感動得落淚。」一位「余粉」如是說。

10月10日至11日,余隋懷教授在湖南雅禮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長沙外國語中學和長郡中學,開講《從文物看中華文明和創新精神》。僅在長郡中學,就有4000餘名師生到場,加上線上觀看直播的人數,總計有8000餘人聆聽了這場講座。

「報告結束後,我被孩子們團團圍住,好幾個人甚至淚流滿面,很多在線上觀看的同學,也特地跑來。」余隋懷說。「當天的講座只有不到兩個小時,而結束後和孩子們聊天交流竟用了兩個半鐘頭。很多孩子都說,以後就要報考西工大。」

「中國古人太厲害了!我們的文化太偉大了!」余隋懷表示,多年來,正是因為許許多多這樣深愛中國傳統文化、深受余隋懷感染的學生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堅定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心。

工科教授「揭秘」為何「跨界」講傳統文化

大約十幾年前,在一次實踐課中,余隋懷帶學生去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參觀後,有學生感嘆,「老師,學了幾年工業設計,本來自我感覺還不錯,可今天看了我們祖先幾千年前做的東西,感覺自己不管在理念上還是技術上,都差得太遠了!」

學生的感慨和苦惱,深深地觸動了余隋懷。「作為老師,我必須為他們解開這個思想上的疙瘩。」於是,從大學起就學習「航空航天」的余隋懷,撿起了小時候喜歡的歷史。他站在「設計」專業的角度,用理工科思維,重新審視文物、審視中國傳統文化。查閱了大量的學術資料後,他不禁在心底驚呼:「中國古人太厲害了!我們的文化太偉大了!」

從事工業設計二十多年的教師,余隋懷被西漢雁魚銅燈精妙的設計深深震撼了。他曾將這盞燈的圖片拿給某跨國照明公司的前總裁看,這位總裁大為驚嘆,從此對中國文化佩服不已。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基因和血脈

「看這個騎斑點馬的大唐女孩兒,穿低胸衣、束花腰帶、拎小手包、戴遮陽帽,那麼自信、那麼泰然。」

「唐代的女孩兒,胖得很自信,胖得很美,你看她們的表情,透露著大氣、平和、包容。」

余隋懷的講座中,從不缺乏這樣幽默詼諧、貼近生活,又能直擊人心的話語。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基因和血脈。」「中華文明曾經擁有非常輝煌的時代。我們正在復興!必然會達到新的頂峰。」有人說,余隋懷講中國傳統文化,總是能讓人笑中帶淚,又充滿奮發向上的力量,能讓每一個人中國人倍感驕傲、充滿自信。

「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太渴求了」

「陝西歷史博物館有一位義務講解老師,講得非常好,如果周末去參觀能遇到他,就非常幸運了。」陝西文博界不少人這麼說。

多年來每逢周末,余隋懷總是喜歡帶著學生們去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給他們講解,常常一講就是8個小時。長期大量地講解和授課,讓余隋懷的身體不堪重負,儘管如此,他仍樂此不疲。「讓我堅持做下去的動力,就是每次講課結束後孩子們的反饋。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太渴求了。」

當一個理工科老師,從全新的視角、用科學的方式,把中國傳統文化剖析、展現在學生眼前;當那些塵封在故紙堆中的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當那些靜置在博物館中的文物與當代人的心靈產生共鳴……「那些銘刻在中國人基因和骨髓中的文化記憶瞬間被激活,由此產生出巨大的生命能量,讓人『說不出為什麼』,但卻熱淚盈眶。」一位大三的學生表示。

承擔「天宮一號」、「深海勇士號」等國之重器工業設計方案

而余教授的主業,其實是工業設計。他曾獲得「中國設計業的諾貝爾獎」——光華龍騰獎的「中國設計貢獻獎」銀質獎章。他還是科技部「國家工業設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陝西省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近年來完成的科研項目主要涉及航空(某型號駕駛艙人機工效分析以及大型運輸機工裝平台的工業設計任務)、航天(承擔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九號等國家載人航天領域重大工程的工業設計任務)、航海(承擔了深海勇士號深潛器的艙內布局和人機設計任務)、交通工具及機械裝備工業設計等領域。

於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工業設計本身就是有關人與科技的學問,歷史和文化對於工業設計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於一位大學老師而言,歷史和文化對於人才培養則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我骨子裡就是個大學老師,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始終是激勵我前進的動力。」余隋懷說。

來源: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姜泓 通訊員趙珍 圖/西北工業大學提供

編輯:芥末花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uLB-W0BMH2_cNUgbY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