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3點,接到女兒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信息,身在杭州的林怡舒了一口氣。
從最初的糾結、焦慮,幾近崩潰,到等待、心疼,再到孩子回國後的心安……自海外疫情爆發以來,林怡時刻挂念著英國倫敦念大學的女兒。
據統計,目前中國在英留學生有22萬人。在這段特殊的時期,不少留學生陷入是否回國的糾結,而遠在國內的父母們更是為此操碎了心。
林怡的情緒變化,或許一定程度代表著不少留學生媽媽的心路歷程。
在英國倫敦,往日喧囂的攝政街店鋪關閉,行人寥寥。新華社發
糾結:繼續留守還是撤離回國?
3月10日,林怡嗅到了「危險」的信號。
她所在的留學生家長群里,媽媽們開始各種討論,焦慮的情緒劇增。林怡也從群里得知,有些留學生已請假回國。
林怡隨即撥打了女兒的電話詢問情況。此時,女兒就讀的大學並未停課,正在準備考試的她決定再觀望一陣。
擱下電話,林怡也陷入糾結中。一方面,她希望女兒回到自己身邊有個照應,家人心安;另一方面,她又擔心女兒回國途中面臨的風險,以及耽擱學業。
直到第二天,林怡看到英國確診病例升高,她再次撥通了女兒的電話,「情況好像有點嚴重,是不是考慮向學校請假,先回家?」
女兒也開始有些動搖。她告訴林怡,會再仔細考慮一下。
3月12日,林怡的女兒決定回國。買票前,她給系主任發了郵件請假,很快得到答覆:同意,學習和考試再做溝通。
「女兒立即買了最近一班從倫敦飛上海的航班,那時候所剩的票已經不多了,票價也漲到了18000多元。」事後回想起來,林怡有些慶幸。
3月13日,英國相關防疫政策出台、女兒所在學校也宣布停課。留學生家長開始在網上瘋狂搶購回國機票,「那時,直飛的航班已經搶不到了,很多是需要轉機的,價格也非常貴。」林怡說,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回來,她們擔心的不只是病毒本身,也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國外,無人照顧,家長和孩子情緒上都受不了。
焦慮:航班接連取消機票一票難求
在英國倫敦,尤斯頓火車站內乘客數量減少。
慶幸的感覺還沒留存多久,林怡就看到,國內航空公司取消航班的消息,在媽媽群內炸鍋了。
這段時間,林怡至少加入了6個不同需求的留學生媽媽群,口罩群、包機群、學校群、區域群、留守群……
不少媽媽查起了各大航空公司的包機服務。林怡就曾進入一個包機群,想報名為女兒爭取一張回國的機票,後來被女兒阻止。
在留守群里,有些媽媽剛開始還比較淡定,選擇把口罩寄過去。但後來看看越來越多的孩子回國,她們開始動搖,急急忙忙地搶起了機票。
中國國航APP上顯示,3月16日共有三班從倫敦希斯羅機場飛往北京首都機場的航班,其中原計劃於當地時間12:05和17:40起飛的
「群里有個孩子行李都已經收拾好,準備回來了,但臨時接到航班取消的通知,害怕地在宿舍大哭。」林怡說,這並不是個例。還有一個孩子計劃從杜拜轉機回國,但到了杜拜後,被通知下半段航程取消,只能重新飛回倫敦。
學生在國外擔驚受怕,媽媽在國內焦慮。這是很多留學生家庭目前的處境。
林怡說,媽媽們的焦慮程度可以從群里的一個細節看出,「她們都是通宵在交流。有的是因為在不停搶票,有的則是在關注航班動態,等待孩子登機的消息。」
心疼:一路上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能順利踏上飛機,那只是留學生漫漫回國路的第一步。
在等待女兒回來的那幾日,林怡時刻關注航班動態,向社區報備,打聽回國隔離政策。
在群里,她會隨時收集各種攻略。那些孩子已回國的家長,會分享趕飛機的歷程,以及注意事項。
「護目鏡、手套、口罩,一個都不能落下。」臨行前,林怡幾次叮囑女兒做好防護。
北京時間3月16日晚上12點左右,女兒提前5個小時到達倫敦機場等待登機。林怡上網查到航班一切正常後,決定安心入睡。
但凌晨4點多,林怡突然驚醒。不放心的她趕緊給女兒發信息。得知女兒已順利登機後,林怡有些心疼她接下來的經歷。
「為了安全,孩子們在飛機上不敢喝水吃飯,連廁所也不敢上。飛機落地後,還要繼續等待檢測、過關。長時間悶在防護服里,肯定難受啊。」林怡說,女兒還算幸運的,坐上了直飛的航班,對於那些需要轉機的學生來說,更是煎熬。
但是,「或許對於中國人的家庭觀來說,一家人再有困難,也要守在一起。」林怡說。
經過10多個小時的等待,女兒終於安全落地。隨後,經社區安排進行集中隔離。
「雖然女兒還需要隔離,但總算回來了。知道她離我不遠,心也變得安定了。」林怡說。(文中林怡為化名)
新聞+
留學英國學生留守還是回國
駐英大使劉曉明建議因人而異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介紹,「現在,我們在英國有22萬留學生,在154個大學就讀,還有我們小學生,在英國1000多個中小學校學習。」
他說,「至於建議回國還是留在英國,我覺得要因人而異。有些學生比如說他很快就結業了,那麼他可以去考慮這些問題。但更多的學生,還是應該在英國繼續就讀。英國的學校並沒有關閉,現在多數大學是開始了網上授課,所以要離開英國,我們建議他要把很多問題安排好。比如說要跟校方保持聯繫,要跟實習單位保持聯繫,同時要搞清楚你的簽證的地位。」
劉曉明說,疫情對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影響是暫時的,而留學是一個長期的安排和打算,「同時,我們也建議學生要聽從英國衛生部門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儘量減少國際旅行,儘量減少走動,避免交叉感染。」
他說,現在航班也在減少,「我們正在努力,把這個情況向國內主管部門反映,積極跟國內的主管部門協商,看看能不能增加臨時性的商業班機或者是包機,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對這件事情也給予高度重視,我想這個問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
來源:錢江晚報、央視新聞
編輯:陸海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to69nABfwtFQPkdn3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