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福建民俗博物館參觀展覽。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攝
東南網4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今日,福建民俗博物館恢復開放。開放首日,該館舉辦了「食飲有節 防疫有道」閩風飲食與防病驅疫展覽及社教活動。展覽舉辦時間為4月10日至5月4日。
展覽主要介紹了福建各地區在防病驅疫方面的飲食風俗,通過展示傳統「藥食」以及福建部分地區歲時節俗期間的特色食飲,讓廣大觀眾了解傳統特色「藥食」文化,借用古人的智慧進行有效的預防。同時,為更好地普及傳統疫情防控知識,福建民俗博物館開展當日配套有觀眾互動活動。參與活動的觀眾通過觀看展覽文字圖片及輔助展品,了解到古代防疫知識及應對方法,並回答工作人員提出的相關問題,將獲得福建民俗博物館送上的防疫養生禮品一份,現場還準備了萬應茶供遊客飲用,體驗傳統藥茶的養生功效。
記者了解到,福建民俗博物館恢復開放後實行實名制參觀,遊客入館須攜帶個人身份證件,每個成人限帶1名身高1.4米以下兒童,未辦理身份證的兒童需與家長一同入館;未攜帶證件者謝絕入館。遊客入館前須出示「健康碼」,並自覺接受體溫檢測,無咳嗽、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狀者方可入館參觀入館遊客必須全程正確佩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並落實有關防護措施;未佩戴口罩者,謝絕入館。為了科學控制入館人群數量,該館日接待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瞬時流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20%,當接待量達到限量,將採取限流措施,必要時停止觀眾入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建時令養身食物(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