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同時也伴有頗為焦慮的心情,無論是在面對孩子的學習還是看他做其他的事情,我們總是覺得他太拖拉,於是就不斷地催促他「快點、快點、再快點」。可其實孩子也許真的實在是不能更快了。
孩子拖拉磨蹭如何引導?耐心等待總比半途而廢好,這種行為要提醒
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可能分心做另一件事,如果我們不斷地催促他快點,他的思路、行為都會受到影響。可馨育兒說,如此一來,原本做的事情沒完成,催促做的事情也沒做好。
另外,我們的催促其實會讓孩子有一種壓迫感,而他的手腦協調能力在現階段還並不是很好,也許思想上想要快,但手上卻快不了。而且,一邊想著「快點」一邊去做事,事情必然不會做的很好。
因此、我們不要經常在孩子身邊製造緊張的氛圍,別總是催促,只有在一種安心的環境中才能將事情認真的做好。
一、耐心等待孩子把事情做完
有的媽媽說:「一看到孩子在那裡拖沓,我就急得不行,恨不得自己代替他做完。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才隨催他的。」其實我們並不能聽到孩子內心的想法,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安排自己做事的順序的。既然不了解,我們也就不要著急,耐心地等待他把事情做完,總要好過孩子半途而廢。
當然,如果我們心裡沒底,完全可以穩穩孩子,聽一聽他做事的步驟計劃,這樣我們也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且,在孩子做事這段時間,我們盡可以去做自己的事。
另外,有些孩子是由於做事方法有問題,所以才會那麼慢。這時就需要我們有耐心的等待孩子做完,然後再給他講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幫助他提高做事效率。
二、提前和孩子約定時間
有的孩子做事專注,但是時間觀念不強,可能做起事情來只重視質量,卻忽視了速度。但慢吞吞的性子有時候也會誤事,就拿考試來說,雖然專注地解答每一道題很重要,但是也要考慮到考試時間的限制,如果不注意時間,做不完試卷,反而會影響成績。
所以,在孩子做事前我們一定要和他約定一個時間,先和他分析一下他做這件事要多久,然後和他一起定好時間,接著鼓勵他合理地分配好時間,專心做事。一旦確定好時間後,我們就要相信孩子,能夠在相應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
三、催一催孩子因為走神導致的拖拉磨蹭行為
孩子在認真做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去催促。但當孩子明顯是因為不專心、走神導致的拖拉磨蹭行為,我們就要及時的提醒催促,幫助他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專心去做事情。
比如,當孩子在做作業時,突然發現他在發獃,這時我們就需要去催一催他,我們可以在背後咳嗽一聲,或者拍下他的肩膀,幫助他把神遊的思維給拉回來。有時候為了避免孩子尷尬,我們可以倒杯水或那個水果給孩子,問一下他是不是累了。如果確實有點累,就讓孩子休息會。
這樣一來,孩子不會因為被發現「神遊天外」而被責怪,我們的關心也會讓孩子受到感動,他自然就能夠收束自己跳躍的思維去認真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