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近幾年的偶像選秀,氧叔發現大眾審美的一些重疊:「民選之女」用的都是同一張臉。
南韓pd101、pd48選送的「神顏」是周潔瓊、王怡人,後者更是公認的韓「五代女團門面」之一,一度被拿來與四代神顏裴珠泫Irene比美。國內創造101中則是人氣C位的楊超越。而三人存在共同點:即都是同一種面型——「短寬臉」。
左至右:周潔瓊;王怡人;楊超越
王怡人、Irene同框
除愛豆之外,新生代小花里此款面型也泛濫。文淇、趙今麥以及被看作「95花顏值擔當」的宋祖兒其實都屬於寬泛意義上的「短寬臉」。「短寬臉」成了娛樂圈的高頻且討喜的面孔類型。
左至右:文淇;趙今麥;宋祖兒
那麼短寬臉與其他臉型如何區分?「短」、「寬」的界限怎麼判定?這裡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即「短寬」是相對的,是面部高度與寬度的比例關係(面深度則指向側面的凹、凸),而非簡單的依靠距離、線段得出。
顏面三維坐標系:高、寬、深
在此基礎上,以古典美學標準為參照,「短寬」的實質是長(面高)、寬(面寬)比例失衡,寬占優勢,因此形成視覺上臉型偏短、偏寬的效果。可能單獨或同時存在以下三要素:「三庭不足」、「五眼有餘」、長寬比失衡。
先看「三庭不足」。以「標準臉」章子怡為例。古典美學標準中,垂直向上,經髮際、眉間、鼻小柱基底及下頦緣的水平線將面高(髮際至下頦緣:V-Mes)三等分;鼻根點N將頭高(顱頂至下頦緣:V-Mes)二等分。
古典美學比例:垂直向
「三等分」的條件不滿足,即下庭<1/3面高時,比例不均衡,即短占優勢。原生下巴短,即下巴長度發育不足。戚薇是這一情況的典型。不討論辨識度,下庭補足後的戚薇明顯三庭比例更協調、標準,顏面也更和諧。
戚薇
胡慧中、曾華倩同理。二者下庭長度都不夠,但「缺」的程度沒有原始版戚薇那麼致命,加上整體輪廓流暢與與優秀五官的潤色,組合起來還算美人之上。從這點來看,凡事的「度」很重要,不致命的瑕疵才能在美的前提下考慮辨識度。
左胡慧中;曾華倩
但短寬架構的局限性在合照中還是挺明顯:三庭均衡是端正(曾華倩VS藍潔瑛);中下庭稍長的好配置也能轉化為更凌厲的大美人氣場(戚薇VS娜扎、Mai);短寬臉下庭薄弱,力量感不足,給人「寬屏」的錯覺,立體感與縱深效果自然沒有偏長的臉型闊氣、深邃。
左藍潔瑛;右曾華倩
我們經常形象化描述的「貓顏」其實也歸屬於短寬臉。如張曼玉、金珍妮Jennie,二者共性都在下庭長度的相對短缺,中上庭相對標準。同屬貓系,張曼玉的矛盾感來自骨骼輪廓與五官的對比,戲劇性強,上了年紀更有故事感;Jennie則肉多於骨,除比例外靠細長三白眼製造視覺衝擊,氣質更「奶」、嬌俏。
左張曼玉;右金珍妮
同時頜面瑕疵導致的下巴後縮、凸嘴等問題,視覺上也會加劇面型「短寬」的效果,如下圖裡的中條彩未。前面的戚薇只需要加長度,中條彩未更需要翹度來平衡三庭比例。
中條彩未:下巴後縮
「二等分」的條件不滿足,即鼻根點到顱頂、下頦緣的高度不相等,即V-N≠N-Mes。通常指下半部高度不足。對比之下,上半部占比較大,接近嬰幼兒比例,幼態特徵,這種類型也即常說的「娃娃臉」。港台女星中葉蘊儀就是這種情況,不過她五官濃艷邪氣,搭配短寬娃娃臉氣質詭魅,屬「異色」。
嬰幼兒與成年人的頭骨區別
葉蘊儀
其次是「五眼有餘」。這裡指水平向上,內外眥點將面寬五等分,即兩眼內寬=眼裂寬=1/5面寬;同時兩眼內寬=鼻寬,口裂寬=3/2鼻寬。顳寬、顴寬、頜寬「三寬」之中,顴寬最寬,顳寬約等於頜寬。
水平向比例標準:顳寬Ft-Ft';顴寬Zy-Zy';頜寬Go-Go'
也是從兩方面考慮。一是「五等分」的條件不滿足。舉個例子,當水平向上的眼型、鼻型收縮時,即滿足眼裂短、眼間距寬、鼻窄這些條件,面部的留白增多,視覺上增寬。因此,寬眼距的配置最終接近短寬臉的可能性也更大,文淇、周迅都是這點,二者的三庭比例標準,但共有的遠眼距視覺上就將面型拉寬了許多。
左原圖;右縮短眼間距+眼裂+鼻寬豆瓣評分縮短眼間距+眼裂+鼻寬
左周迅;右文淇
「五代神顏」王怡人短寬臉的一大原因即是過寬的眼間距,她兩眼內寬(眼間距)與眼裂寬接近1.5:1,使得上面部有明顯的「寬屏感」。顯幼,有「小家子氣」的危險。布局也不容易舒展。她是輪廓線條順暢、五官形狀足夠精緻才沒輸。
左原圖;右調整兩眼間距後
二是不符合顴、顳、頜三寬關係(顴寬最寬、顳寬≈頜寬)。當顳寬是面部最寬時,如倒三角形的「螳螂臉」景甜、「鲶魚臉」林允。二者三庭比例相對標準,但顳寬過寬,加上眼距也寬,上半張臉顯得過於「空曠」;同時人中短,下頜形狀不夠強勢,下半張臉顯「擁擠」,更放大了寬面型的特點。林允還有臉包頭的問題。
顳寬最寬:景甜;林允
頜寬過寬時也會給人「寬臉」感,即下頜角位置低、下頜角方正,也即常說的「短方臉」,孫儷是這種典型。她本身三庭五眼、下巴長度與形態都沒問題,關鍵在於頜寬過寬。
左原圖;右調整頜寬後
但下頜骨橫寬平直,形態厚重,本身即帶有方正堅毅,沒有促狹之氣,更穩重大氣,接得住「大女主」的戲碼。缺點是顯得硬朗,挑角度,一不小心容易「嫩牛五方」;氣質上也更男性化,少了點傳統審美偏愛的女人味兒與溫柔。
再度發育如常說的「發腮」也有影響。想到小澤真珠,她上了年紀發腮+發胖+下垂,頜寬反過來大過顴寬,再出來也就不是「驚艷」而是「驚嚇」了。遺憾,四十出頭的年紀,花期可以再長一點的。
小澤真珠變化
再來是長寬比失衡,這一點是因也是果。根據黃金分割定律,理想瓜子臉的長寬比例是34:21(≈1.619)。日本學者Nakajima也提出五官比例之間存在「√2」規律,即面高是面寬的√2(≈1.414)倍。因此取方便計算的中間值1.5,大體能簡單判定你的面型是否屬於短寬。
宋祖兒的全面高(顱頂至下頦緣:Tr-Mes)與全面寬(面寬最寬處即顴寬:Zy-Zy')比值接近1.25,面高度明顯是不夠用的。對比被碰瓷比美的張柏芝,面高面寬比值接近1.63。數字已經告訴大家美的答案。別比了,比例都不對。
左宋祖兒;右張柏芝
宋祖兒的三庭比例其實是相對均勻的,下庭也不短,側面也不存在後縮等問題,點就在面型的長寬比上。
此外宋口裂也窄,與古典美學標準中「口裂寬等於3/2(1.5倍)鼻寬」不符,宋祖兒的口裂寬度幾乎與鼻寬等寬,下半張臉留白過多。所以她下半張臉看起來小氣且彆扭,吃了不舒展的虧。
口裂寬≈鼻寬
不能胖,肉多淹沒了骨骼結構直接變為大S同款短圓臉。可見面部軟組織對面型的重要性。同時脖子短粗也會帶來或加重面型的「寬屏感」,可見周潔瓊。別人修圖修臉,她修脖頸。
左宋祖兒;右大S
周潔瓊短粗脖子
「短寬」面型有利有弊,顯幼的同時勢必削弱氣場;打破均衡比例的同時勢必氣形不夠大氣;被比例篩選過後,出大美人的可能性也更低。同時空間比例決定五官布局,布局不夠舒展又再一步影響美感。但迎合目前偏幼的審美大潮,所以吃香。「流行」本身就是一道加分項。
成熟度低VS高:宋祖兒;江疏影
但對五官硬體的容錯率高,調整空間大——做」加法「。畢竟」短臉小五官變長「相比」長臉長五官變短「難度低些。楊紫是」短臉變長「的典型案例,從輪廓(推顴骨、瘦臉、下巴拉長)到五官(縮短眼間距、縮短鼻寬),都是直接改變面型長寬比的操作。
楊紫:短寬變長
不考慮醫美調整,妝發、表情管理對「短寬臉」也能起到肉眼可見的修飾作用,這裡由於篇幅限制不做過多展開。標準是理想化,但以此為基礎明確面型的具體類型,才是準確變美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看完這篇,你對自己的臉型有新的認識嗎?你是短寬面型還是長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ltOCXEBrZ4kL1Viwv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