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一首《憶秦娥·婁山關》仿佛再現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
那麼,巍巍婁山下的桐梓,從風雨中來,到晴朗處去!現在的她會是怎樣的呢?
跟著地道國際•農旅小編一起走進桐梓,看她的千姿百態把!
一、桐梓,她在哪裡?
桐梓,貴州省遵義市轄縣,位於貴州省北部,北與重慶市接壤,南接匯川區、仁懷市,西連習水縣和重慶市綦江區,北抵重慶南川區、萬盛區。
素有「黔北門戶」、「川黔鎖鑰」之稱,境內的婁山關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是革命老區、夜郎故地,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有距今20萬年前的「桐梓人」遺址,有「中國方竹筍之鄉」 的美譽。
其中,210國道和渝湛高速公路、崇遵高速等縱貫桐梓境內。
川黔鐵路、渝黔高速鐵路在境內設有桐梓東站和桐梓北站,桐梓前往貴陽、重慶只需1小時。
從市區自駕車1.5小時可抵達遵義新舟機場。
二、桐梓,她有什麼?
優勢農業產業
桐梓方竹林總面積50萬畝,有世界上連片面積最大的20萬畝原生方竹林,被林業專家讚譽為「世界一絕、中國獨有」。其中,桐梓方竹筍,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8年桐梓方筍用竹總面積達55.8萬畝,產值突破4.5億元。
依託桐梓獨特的高原生態氣候,大婁山獨特地貌以及土壤環境,桐梓方竹筍肉質多,質感鮮嫩,因而名聲在外。
此外,方竹筍乃純天然保健食品,食之則有助於人體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達到減肥、美容和防治腸胃及心血管疾病之特效。
優越的生態資源
桐梓自然植被好、森林覆蓋率達58%,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25℃,負氧離子濃度高,地磁輻射弱,被譽為「綠色空調、天然氧吧」,是休閒避暑、旅遊養生的理想之地。
有享譽黔渝的杉坪花海、神秘幽深的柏箐自然保護區、黃蓮原始森林,絢麗多彩的月亮河、黃河溝風光,驚險刺激的古夜郎漂流、羊磴河漂流、水銀河漂流,旅遊資源星羅棋布。
夏季平均每天到桐梓休閒避暑的遊客達10萬人之多。
豐富的文化資源
軍政文化
民國時期,以周西成、王家烈為代表的桐梓軍政集團主政貴州10多年,曾有「有官皆桐梓,無酒不茅台」的說法。
愛國將領張學良被囚禁在小西湖兩年之久,抗戰、軍政文化影響深遠。
紅色文化
桐梓也是革命老區,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婁山關大捷,為遵義會議召開奠定了基礎。毛主席在這裡譜寫了千古不朽的《憶秦娥•婁山關》。
夜郎文化
桐梓是夜郎故地,唐貞觀16年(642年)設夜郎縣(今桐梓夜郎壩),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流放於此3年多。
遺址文化
桐梓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有距今20萬年前的「桐梓人」遺址,填補了人類進化史上的一段空白,是197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是我國舊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區系的組成部分。
民俗文化
以國家級非遺項目苗族服飾,省級非遺項目文昌戲、高腔大山歌等為主的共4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食文化
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的花秋土雞、桐梓蜂蜜和桐梓方竹筍、婁山黃燜雞、容光回鍋羊肉、金橘蒸兔肉、桐梓香腸等特色美食為主的美食文化。
地方項目分析
堯龍山自然風景區
主峰瑞峰頂,海拔1795米,整座山頂猶如一巨大的佛祖頭像,雅稱「佛陀」。
堯龍山醉的自然風光。其山勢嵯峨,陡峭崎嶇,山體垂直落差大,造就了「象鼻子富集了令人陶」、「南天門」、「天生橋」、「佛燭山」等巧奪天工、渾然天成的自然景點。
是一個集禮佛朝拜、遊覽觀光、探奇獵勝和納涼避暑的旅遊勝地,在黔北和渝南地區方圓百餘公里內贏得了「堯龍仙山」的良好聲譽和口碑。
羊磴河峽谷漂流
羊磴河峽谷漂流是一個集漂流、天然游泳場、實彈射擊場、遊樂園、苗寨風情園等於一體的漂流項目。漂程1730米,高差則達16.26米。途中將經過「一瀑、二島、三峽、四洞、十灘」等不同景致,兩岸是高差較大的懸崖峭壁與峰岳疊翠的幽深大峽谷,主要有銅佛峽、羊跳峽、馬蹄峽三個峽谷。
三、桐梓,她的未來規劃!
按照「北聯成渝抓融合,東進蘇滬求拓展,南攻兩廣強招商」的開放戰略,通過渝南黔北區域旅遊發展聯盟等平台,深化對渝合作。同時,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力培育外向型企業,努力擴大外貿出口。致力於打造中國最美北大門。
四、桐梓,她的發展方向!
1 產業方面,以方筍為核心產業,通過整合方筍產業資源,充分利用方竹筍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構建竹筍鮮銷、食用加工和研發竹筍相關保健食品等產業鏈條,以提高其產業附加值。
2 著眼為遵義會議召開奠定了基礎的婁山關大捷,結合遵義發展紅色文化的大背景,深入挖掘婁山關大捷的意義和內涵,樹立起自身的紅色文化旅遊地位。
3 背靠遵義,攜手臨近的仁懷市形成美酒生態文化—竹筍大婁山生態文化旅遊的格局。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 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台。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