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老民警蹲守故宮,6年拍下3萬張絕美照片,連單霽翔院長都點贊!

2021-05-07     匠心之城

原標題:小縣城老民警蹲守故宮,6年拍下3萬張絕美照片,連單霽翔院長都點贊!

還記得兩年前那篇閱讀千萬+的文章嗎?

2019年9月,一篇名為《故宮停止開放?小縣城老民警蹲守故宮6年拍下3萬張絕美照片,連單霽翔院長都忍不住點贊!》的文章爆火全網。

總閱讀1000萬+人民日報等多家重量級媒體轉載

人們幾乎一夜之間認識了這位叫 蘇唐詩的攝影師,以及他鏡頭下的故宮。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攝影大神」並非專業出身,而是在河南一個小縣城,工作了近30年的基層退休民警

為了一腔熱血,蹲拍故宮6年,拍下3萬多張故宮絕美照片。

《風雲紫禁城》

國風小嫻小商店有售

天上烏雲密布,

地上故宮屹立,

兩者像天與地的對決,

更像古與今的對峙。

震撼奇幻,大氣磅礴。

硃紅色的宮牆,

金色的琉璃瓦,

一位撐傘的遊客,

在大雪紛飛的故宮停步駐足,

寂靜歡喜,意境悠遠。

故宮的春花,秋月,

夏日,冬雪,

故宮的龍闕鳳檐,

朱門金殿,綠柳紅牆,

全都被他收入鏡頭裡,

一眼萬年。

簡約的構圖,澄凈的畫面,

和諧的色調,詩意的風景。

靜觀這些照片,

有種盛世王朝落幕的蒼涼,

又有處事不驚的淡然,

故宮帶著屬於那個時代的尊貴典雅,

靜觀歷史變遷。

他鏡頭下的故宮,

不再是傳統印象中的威嚴高冷,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權統治和神秘,

而是走下神壇貼近生活,

鮮活有溫暖的建築。

6年間他在河南與北京之間

先後往返40多次,

用著普通的相機,

走著遊客所走的路線,

用老百姓的視角去拍,

故宮好像被賦予了生命和靈魂。

蘇唐詩說:「我心中的故宮,其實很平常。平常的故宮裡,每個角角落落,每個分分秒秒,都充盈著一種平常的美。任何時刻,任何角度,無處不在的美。」

後來我們把攝影作品做成了簡單視頻,沒想到再次獲得近2000萬人觀看……足以證明,這些照片帶給人的震撼與驚艷!

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看見,不一樣的故宮》這本巨著上架,期待已久的讀者朋友們,終於可以珍藏了!

國風小嫻小商店有售

不僅囊括了幾乎所有經典的大片美照,收藏級印刷,加厚銅板紙,張張精美;

而且每張照片都附有詳細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相機設置參數,想學習攝影的朋友,這可真是本好教材。

來自讀者交流群里的好評:

故宮前院長單霽翔都被照片中的生命力所動,並為這個素未謀面的攝影師親自作序,寫寄語。

單院長執掌故宮7年,蘇唐詩拍故宮6年,單院長剛退休,畫冊便集結完成。

兩個互不相識的人,都曾把最赤誠的熱愛獻給故宮。都希望故宮能被更多人了解熟知,不謀而合的理念讓他們惺惺相惜,才有了這場隔空對話。

我來到過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賈珺評價道:「蘇唐詩的鏡頭描畫了不一般的建築之美,在一磚一瓦、一梁一柱之間,以如幻的光影承托厚重的歷史文化,經得起久久品味。」

國風小嫻小商店有售

1.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蘇唐詩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受家庭的影響,他自小就喜歡傳統文化,喜歡攝影、繪畫、書法。

《一花一界》

長大後成為一個民警,但是由於工作繁忙,長年累月的辛勞甚至導致他的右耳失聰,腰椎病發作成月都站不起來,後來迫不得已從一線崗位上下來。

為了緩解壓力,2006年,他重拾年少時的愛好,買了第一台相機。

剛開始練手,他決定拍家鄉的黃河故道濕地的晨霧。

為了一張照片,他連續十幾天天還沒亮,就開車從縣城趕到黃河故道拍照拍到早上七點,再開車回去上班。

《黃河故道的冬》

為了拍公園的水鳥過冬照,他在嚴寒刺骨的冬天,連續八天凌晨起床.

去湖邊等候,一等就是兩三個小時,從不會為了節約時間,而故意轟趕水鳥打擾它們,始終非常耐心地等待。

《黃河故道·春》攝於2009年4月

《黃河故道·秋》攝於2011年10月

就是用這樣的「笨」方法,他拍了8年,那時候的他見山拍山,見水拍水,古建築拍的並不多,說起與古建築的結緣,起源於2014的一次古建築攝影大賽。

《十訪開封山陝甘會館》

國風小嫻小商店有售

當時在網上看到這個比賽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投稿了一組在山東單縣牌坊街拍的照片。

卻沒想到從百萬張照片中,一舉獲得總賽區三等獎,繼而被評為十佳「年度古建築攝影師」。

《牌坊古韻》組照之一 攝于山東單縣

第二年他接著參加,他直接從40多個進入決賽的攝影師中脫穎而出,拿下總冠軍,他的總成績與第二名的差距,就等於第二名與第十名的差距。

《守望千年》

命運好像為他指明了一條方向,他註定是為拍古建築而生.

骨子裡的傳統讓他愈發痴迷古建築,對古建的熱愛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為了拍山陝甘會館,他連續10次開車前往。

《山陝甘會館》攝於河南開封市

為了達到最好的光影效果,他一直拍到遊客散盡,甚至被管理員放犬驅趕,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會館夜韻》攝於河南開封山陝甘會館

在五台山顯通寺,為了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他在香爐腳獸旁趴了近1個小時.

因為太過專注,燃著的香火掉落衣服上竟渾然不覺。至今右胳膊還留有被燒灼後的疤痕。

《殊途同歸》 攝于山西五台山顯通寺

正是在這種忘我的專注里,蘇唐詩拍的照片越來越有禪意,越來越有深度。連 我國建築攝影權威林銘述都驚嘆不已:

來自「最最不專業地方」的一位攝影師,卻拍出了中國「最最專業」的古建築作品!

《大美武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iDCRHkBrsvY2_Uut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