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整天刷題成績卻不見提升?難道努力與及結果不成正比嗎?
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大多數同學在各科目的學習中都存在一定的誤區,導致成績提不上去!
要知道,一旦方向出現偏離,努力再多也會付諸東流!
所以同學們在平時複習中,一定要注意各科目的雷區,千萬不要陷入,否則成績真的會直線下降!
下面分享一下高中各科目學習過程中不能觸碰的雷區,希望高中生都提高警戒!
語文雷區:投入產出比低,不如放棄
語文是一個慢熱的學科,而且成績拉開的差距不如學習那麼明顯。於是就給很多同學造成錯覺:語文是一門不值得去學的學科,因為似乎無論自己多努力,成績都不會有明顯提高。
所以你經常會看到同學早起背單詞、晚自習做數學卷子;為數學、英語參加課外補習的同學,更是數不勝數,卻很少見到有人專門花時間學語文。
存在這種想法的同學大錯特錯,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動,語文也會越來越難。也就是說,如果複習過程中沒有讀語文投入足夠的學習精力,語文成績就會成為拉分最大的科目。
正確的打開方式:
一、系統梳理語言運用、文言文、古文化基礎知識,利用零散時間查漏補缺。
二、集中閱讀現代文經典文章,要把握其文體特徵、基本思路和命題傾向,並對經典題型認真訓練,比較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規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三、定期認真完成整套語文試題,保證試卷訓練手感和速度,並且積累一些固定題型的答題模式和套路,如古詩文鑑賞等題
數學雷區:刷題才能提高成績
與語文科目相反的是,大部分同學在數學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每天不停地刷題、做題,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成績。然而無奈的是很多同學做了大量的題目成績依然沒有提高。
只所以存在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大多數同學都是在無效做題,不善於思考與總結,導致做錯題依然還會錯。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重視題目的質量,把時間和精力用於更多的思考和總結,而不是為了刷題而刷題。
正確的刷題方式:
一、要「做題」,「做存題」
學習數學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紮實學科基礎,二是彌補薄弱環節。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是要「做題」「做存題」。所謂的「存題」,就是現有的、以前做過的題目。高三黨可以重新翻看這些資料,把過去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和「溫故」。
二、錯題重做
要重拾做錯的題,特別是大型考試中出錯的題,通過回歸教材,分析出錯的原因,從出錯的根源上解決問題。
錯題重做是查漏補缺的很好途徑,這樣做可以花較少的時間,解決較多的問題。
三、回歸課本
結合考綱考點,採取對帳的方式,做到點點過關,單元過關。
對每一單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題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數;
結合錯題重做,儘可能從課本知識上找到出錯的原因,並解決問題;
結合題型創新,從預防冷點突爆、實施題型改進出發回歸課本。
四、基礎訓練
以客觀題和解答題為主,其訓練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解選擇題、填空題的策略;傳統知識板塊的保溫;對知識網絡交會點處的「小題大做」。
英語雷區:能做對就行,過分追速度
在實際英語學習當中,很多同學只求能做對題,不願花時間將學過的內容經常拿出來重複,不願意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僅僅只是做題。
這樣的同學不在少數,他們的分數不會太差,有些甚至可以達到中上水平,但卻極易進入瓶頸,分數很難更上一層樓。
正確的學習方式:
一、在校多聽老師建議,課外適當規劃
學校對高考整個流程非常熟悉,老師布置的複習規劃一定是較為合理的,並且老師一般都經驗豐富,教學進程也經過了精心安排。因此,跟著老師走,是非常必要的。
二、多研究高考真題,少死扣模擬題
高考考查要點比較全面且難度適中。同學們可以把近五年的高考題從頭到尾做一下,熟悉高考的思路。模擬題要有所選擇,由於模擬題有的偏難,同學們可諮詢老師,該放棄的就放棄,不要死扣。
三、以單詞、詞組應用為主,閱讀、完型難度循序漸進
高考英語其實並不難,把題目拆分來看,每個中等程度的同學都可能有把握做對。
但是所有題型累加起來造成同學們考試時判斷力下降,故而平時做題一定要以簡單、中等為主,完型、閱讀理解選用篇章不要過長、過於晦澀難懂。高考不會出現過於晦澀的文章。
四、平時多累積,多應用,少鑽研琢磨,避免鑽牛角尖
平時在各種閱讀中,多多發掘好的句式、用法,摘抄下來。在寫作時,若能用上一兩個好的詞語、好句子,無疑會增色不少。
方法用對,事半功倍;方法不對,一切白費。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