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愛情詩,你知道是哪首嗎?你讀過嗎?

2019-09-29     古韻國學

《孔雀東南飛》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共事三二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

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

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袷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

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誓天不相負。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

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

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入門上家堂。

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

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

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

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

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

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

不得便相許。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

承籍有宦官。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

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

故遣來貴門。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

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雖與府吏要。後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

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

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

流蘇金縷鞍。齎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疋。

交用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阿母謂阿女。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袷裙。

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府吏聞此變。

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

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

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

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

君還何所望。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

吾獨向黃泉。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

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

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

千萬不復全。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

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

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其日牛馬嘶。

新婦入青廬。庵庵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

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

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

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

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

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

戒之慎勿忘。

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愛情詩,你知道是哪首嗎?你讀過嗎?

譯文

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被仲卿的母親驅趕回娘家,她發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著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妻子的死訊後,也弔死在自己家裡庭院的樹上。當時的人哀悼他們,便寫了這樣一首詩。

孔雀朝著東南方向飛去,每飛五里便是一陣徘徊。

「我十三歲就能織出白色的絲絹,十四歲就學會了裁衣。十五歲學會彈箜篌,十六歲就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傷悲。你既然已經做了府吏,當然會堅守臣節專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們見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漸疏稀。每天當雞叫的時候我就進入機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機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鬆弛。不是我紡織緩慢行動鬆弛,而是你家的媳婦難做公婆難服侍。我已經受不了你家這樣的驅使,徒然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處無法再驅馳。你這就稟告公公婆婆,及時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聽到這些話,便走到堂上稟告阿母:「兒已經沒有做高官享厚祿的福相,幸而娶得這樣一個好媳婦。剛成年時我們便結成同床共枕的恩愛夫妻,並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黃泉也相伴為伍。我們共同生活才過了兩三年,這種甜美的日子只是開頭還不算長久。她的行為沒有什麼不正當,哪裡知道竟會招致你的不滿得不到慈愛親厚。」

阿母對府吏說:「你怎麼這樣狹隘固執!這個媳婦不懂得禮節,行動又是那樣自專自由。我心中早已懷著憤怒,你哪能自作主張對她遷就。東鄰有個賢惠的女子,她本來的名字叫秦羅敷。她可愛的體態沒有誰能比得上,我當為你的婚事去懇求。你就應該把蘭芝快趕走,把她趕走千萬不要讓她再停留!」

府吏直身長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親哀求:「現在如果趕走這個媳婦,兒到老也不會再娶別的女子!」

阿母聽了府吏這些話,便敲著坐床大發脾氣:「你這小子膽子太大毫無畏懼,你怎麼敢幫著媳婦胡言亂語。我對她已經斷絕了情誼,對你的要求決不會依從允許!」

府吏默默不說話,再拜之後辭別阿母回到自己的房裡。開口向媳婦說話,悲痛氣結已是哽咽難語:「我本來不願趕你走,但阿母逼迫著要我這樣做。但你只不過是暫時回到娘家去,現在我也暫且回到縣官府。不久我就要從府中回家來,回來之後一定會去迎接你。你就為這事委屈一下吧,千萬不要違背我這番話語。」

蘭芝對府吏坦陳:「不要再這樣麻煩反覆叮嚀!記得那年初陽的時節,我辭別娘家走進你家門。侍奉公婆都順著他們的心意,一舉一動哪裡敢自作主張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勞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纏繞著苦辛。自以為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罪過,能夠終身侍奉公婆報答他們的大恩。但仍然還是要被驅趕,哪裡還談得上再轉回你家門。我有一件繡花的短襖,繡著光彩美麗的花紋。還有一床紅羅做的雙層斗形的小帳,四角都垂掛著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個,都是用碧綠的絲線綑紮緊。裡面的東西都各不相同,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賤東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們來迎娶後來的新人。你留著等待以後有機會施捨給別人吧,走到今天這一步今後不可能再相會相親。希望你時時安慰自己,長久記住我不要忘記我這苦命的人。」

當公雞嗚叫窗外天快要放亮,蘭芝起身精心地打扮梳妝。她穿上昔日繡花的袷裙,梳妝打扮時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當。腳下她穿著絲鞋,頭上的玳瑁簪閃閃發光。腰間束著流光的白綢帶,耳邊掛著明月珠裝飾的耳璫。十個手指像尖尖的蔥根又細又白嫩,嘴唇塗紅像含著朱丹一樣。她輕輕地小步行走,艷麗美妙真是舉世無雙。

她走上堂去拜別阿母,阿母聽任她離去而不挽留阻止。「從前我做女兒的時候,從小就生長在村野鄉里。本來就沒有受到教管訓導,更加慚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對你家的公子。受了阿母許多金錢和財禮,卻不能勝任阿母的驅使。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還記掛著阿母孤身操勞在家裡。」她退下堂來又去向小姑告別,眼淚滾滾落下像一連串的珠子。「我這個新媳婦初嫁過來時,小姑剛學走路始會扶床。今天我被驅趕回娘家,小姑的個子已和我相當。希望你盡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們精心奉養。每當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時千萬不要把我忘。」她走出家門上車離去,眼淚落下百多行。

府吏騎著馬走在前頭,蘭芝坐在車上跟在後面走。車聲時而小聲隱隱時而大聲甸甸,但車和馬都一同到達了大道口。府吏下馬走進車中,低下頭來在蘭芝身邊低聲細語:「我發誓不同你斷絕,你暫且回到娘家去,我今日也暫且趕赴官府。不久我一定會回來,我向天發誓永遠不會辜負你。」

蘭芝對府吏說:「感謝你對我的誠心和關懷。既然承蒙你這樣的記著我,不久之後我會殷切地盼望著你來。你應當像一塊大石,我必定會像一株蒲葦。蒲葦像絲一樣柔軟但堅韌結實,大石也不會轉移。只是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情脾氣不好常常暴跳如雷。恐怕不能任憑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會違背我的心意使我內心飽受熬煎。」兩人憂傷不止地舉手告別,雙方都依依不捨情意綿綿。

蘭芝回到娘家進了大門走上廳堂,進退為難覺得臉面已失去。母親十分驚異地拍著手說道:「想不到沒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裡。十三歲我就教你紡織,十四歲你就會裁衣,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懂得禮儀,十七歲時把你嫁出去,總以為你在夫家不會有什麼過失。你現在並沒有什麼罪過,為什麼沒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裡?」「我十分慚愧面對親娘,女兒實在沒有什麼過失。」親娘聽了十分傷悲。

回家才過了十多日,縣令便派遣了一個媒人來提親。說縣太爺有個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舉世無雙。年齡只有十八九歲,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別人強。

親娘便對女兒說:「你可以出去答應這門婚事。」

蘭芝含著眼淚回答說:「蘭芝當初返家時,府吏一再囑咐我,發誓永遠不分離。今天如果違背了他的情義,這門婚事就大不吉利。你就可以去回絕媒人,以後再慢慢商議。」

親娘出去告訴媒人:「我們貧賤人家養育了這個女兒,剛出嫁不久便被趕回家裡,不配做小吏的妻子,哪裡適合再嫁你們公子為妻?希望你多方面打聽打聽,我不能就這樣答應你。」

媒人去了幾天後,那派去郡里請示太守的縣丞剛好回來。他說:「在郡里曾向太守說起一位名叫蘭芝的女子,出生於官宦人家。」又說:「太守有個排行第五的兒子,貌美才高還沒有娶妻。太守要我做媒人,這番話是由主簿來轉達。」縣丞來到劉家直接說:「在太守家裡,有這樣一個美好的郎君,既然想要同你家結親,所以才派遣我來到貴府做媒人。」

蘭芝的母親回絕了媒人:「女兒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這個做母親的怎敢再多說?」

蘭芝的哥哥聽到後,心中不痛快十分煩惱,向其妹蘭芝開口說道:「作出決定為什麼不多想一想!先嫁是嫁給一個小府吏,後嫁卻能嫁給太守的貴公子。命運好壞差別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後足夠讓你享盡榮華富貴。你不嫁這樣好的公子郎君,往後你打算怎麼辦?」

蘭芝抬起頭來回答說:「道理確實像哥哥所說的一樣,離開了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裡,怎麼安排都要順著哥哥的心意,我哪裡能夠自作主張?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沒有機緣。立即就答應了吧,就可以結為婚姻。」媒人從坐床走下去,連聲說好!好!就這樣!就這樣!他回到太守府稟告太守:「下官承奉著大人的使命,商議這樁婚事談得很投機。」太守聽了這話以後,心中非常歡喜。他翻開曆書反覆查看,吉日就在這個月之內,月建和日辰的地支都相合。「成婚吉日就定在三十日,今天已是二十七日,你可立即去辦理迎娶的事。」彼此相互傳語快快去籌辦,來往的人連續不斷像天上的浮雲。迎親的船隻上畫著青雀和白鵠,船的四角還掛著繡著龍的旗子。旗子隨風輕輕地飄動,金色的車配著玉飾的輪。駕上那毛色青白相雜的馬緩步前進,馬鞍兩旁結著金線織成的纓子。送了聘金三百萬,全部用青絲串聯起。各種花色的綢緞三百匹,還派人到交州廣州購來海味和山珍。隨從人員共有四五百,熱熱鬧鬧地齊集太守府前準備去迎親。

親娘對蘭芝說:「剛才得到太守的信,明天就要來迎娶你。你為什麼還不做好衣裳?不要讓事情辦不成!」

蘭芝默默不說話,用手巾掩口悲聲啼,眼淚墜落就像流水往下瀉。移動她那鑲著琉璃的坐榻,搬出來放到前窗下。左手拿著剪刀和界尺,右手拿著綾羅和綢緞。早上做成繡袷裙,傍晚又做成單羅衫。一片昏暗天時已將晚,她滿懷憂愁想到明天要出嫁便傷心哭泣。

府吏聽到這個意外的變故,便告假請求暫且回家去看看。還未走到劉家大約還有二三里,人很傷心馬兒也悲鳴。蘭芝熟悉那匹馬的鳴聲,踏著鞋急忙走出家門去相迎。心中惆悵遠遠地望過去,知道是從前的夫婿已來臨。她舉起手來拍拍馬鞍,不斷嘆氣讓彼此更傷心。「自從你離開我之後,人事變遷真是無法預測和估量。果然不能滿足我們從前的心愿,內中的情由又不是你能了解端詳。我有親生的父母,逼迫我的還有我的親兄長。把我許配了別的人,你還能有什麼希望!」

府吏對蘭芝說:「祝賀你能夠高升!大石方正又堅厚,可以千年都不變。蒲葦雖然一時堅韌,但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你將一天比一天生活安逸地位顯貴,只有我獨自一人下到黃泉。」

蘭芝對府吏說:「想不到你會說出這樣的話!兩人同樣是被逼迫,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受熬煎。我們在黃泉之下再相見,不要違背今天的誓言!」他們握手告別分道離去,各自都回到自己家裡面。活著的人卻要做死的離別,心中抱恨哪裡能夠說得完。他們都想很快地離開人世,無論如何也不願苟且偷生得保全。

府吏回到自己家,上堂拜見阿母說:「今天風大天又寒,寒風摧折了樹木,濃霜凍壞了庭院中的蘭花。我今天已是日落西山生命將終結,讓母親獨留世間以後的日子孤單。我是有意作出這種不好的打算,請不要再怨恨鬼神施責罰!但願你的生命像南山石一樣的久長,身體強健又安康。」

阿母聽到了這番話,淚水隨著語聲往下落:「你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一直做官在官府台閣。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婦人去尋死,貴賤不同你將她遺棄怎能算情薄?東鄰有個好女子,苗條美麗全城稱第一。做母親的為你去求婚,答覆就在這早晚之間。」

府吏再拜之後轉身走回去,在空房中長嘆不已。他的決心就這樣定下了,把頭轉向屋子裡,心中憂愁煎迫一陣更比一陣緊。

迎親的那一天牛馬嘶叫,新媳婦蘭芝被迎娶進入青色帳篷里。天色昏暗已是黃昏後,靜悄悄的四周無聲息。「我的生命終結就在今天,只有屍體長久留下我的魂魄將要離去。」她挽起裙子脫下絲鞋,縱身一跳投進了清水池。

府吏聽到了這件事,心裡知道這就是永遠的別離,於是來到庭院大樹下徘徊了一陣,自己弔死在東南邊的樹枝。

兩家要求將他們夫妻二人合葬,結果合葬在華山旁。墳墓東西兩邊種植著松柏,左右兩側栽種梧桐。各種樹枝枝枝相覆蓋,各種樹葉葉葉相連通。中間又有一對雙飛鳥,鳥名本是叫鴛鴦,它們抬起頭來相對鳴叫,每晚都要鳴叫一直叫到五更。過路的人都停下腳步仔細聽,寡婦驚起更是不安和彷徨。我要鄭重地告訴後來的人,以此為鑑戒千萬不要把它忘。

注釋

建安中:建安年間(—)。建安,東漢獻帝劉協的年號。

廬江:漢代郡名,郡城在今安徽潛山一帶。

遣:女子出嫁後被夫家休棄回娘家。

云爾:句末語氣詞。如此而已。

徘徊(pái huái):來回走動。漢代樂府詩常以飛鳥徘徊起興,以寫夫婦離別。

素:白絹。這句話開始到「及時相遣歸」是焦仲卿妻對仲卿說的。

箜篌(kōnghóu):古代的一種弦樂器,形如箏瑟。

詩書:原指《詩經》和《尚書》,這裡泛指儒家的經書。

守節:遵守府里的規則。

斷:(織成一匹)截下來。

大人故嫌遲:婆婆故意嫌我織得慢。大人,對長輩的尊稱,這裡指婆婆。

不堪:不能勝任。

徒:徒然,白白地。

施:用。

白公姥(mǔ):稟告婆婆。白,告訴,稟告。公姥,公公婆婆,這裡是偏義複詞,專指婆婆。

薄祿相:官祿微薄的相貌。

結髮:束髮。古時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男子歲,女子歲)才把頭髮結起來,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結婚了。

始爾:剛開始。爾,助詞,無義。一說是代詞,這樣。

致不厚:招致不喜歡。致,招致。厚,厚待。這裡是「喜歡」的意思。

區區:小,這裡指見識短淺。

自專由:與下句「汝豈得自由」中的「自由」都是自作主張的意思。專,獨斷專行。由,隨意,任意。

賢:這裡指聰明賢惠。

可憐:可愛。

伏惟:趴在地上想。古代下級對上級或小輩對長輩說話表示恭敬的習慣用語。

取:通「娶」,娶妻。

床:古代的一種坐具。

會不相從許:當然不能答應你的要求。會,當然,必定。

舉言:發言,開口。

新婦:媳婦(不是新嫁娘)。「新婦」是漢代末年對已嫁婦女的通稱。

報府:赴府,指回到廬江太守府。

下心意:低心下意,受些委屈。

勿復重(chóng)紛紜:不必再添麻煩吧。也就是說,不必再提接她回來的話了。

初陽歲:農曆冬末春初。

謝:辭別。

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這裡是偏義複詞,專指工作。

伶俜(pīng)縈(yíng)苦辛:孤孤單單,受盡辛苦折磨。伶俜,孤單的樣子。縈,纏繞。

謂言:總以為。

卒:完成,引申為報答。

繡腰襦(rú):繡花的齊腰短襖。

葳蕤(wēi ruí):草木繁盛的樣子,這裡形容短襖上刺繡的花葉繁多而美麗。

箱簾:箱,衣箱。簾,通「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後人:指府吏將來再娶的妻子。

遺(wèi)施:贈送,施與。

會因:會面的機會。

嚴妝:整妝,鄭重地梳妝打扮。

通:次,遍。

躡(niè):踩,踏,這裡指穿鞋。

玳瑁(dài mào):一種同龜相似的爬行動物,甲殼可制裝飾品。

璫(dāng):耳墜。

昔作女兒時:以下八句是仲卿妻對焦母告別時說的話。

野里:鄉間。

兼愧:更有愧於……

卻:從堂上退下來。

扶將:扶持,攙扶。這裡是服侍的意思。

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農曆七月七日,舊時婦女在這天晚上在院子裡陳設瓜果,向織女星祈禱,祈求提高刺繡縫紉技巧,稱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為上九,初九為中九,十九為下九。在漢朝時候,每月十九日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隱隱: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聲詞,指車聲。

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負:這是府吏對蘭芝說的話。

區區:這裡是誠摯的意思,與上面「何乃太區區」中的「區區」意思不同。

若見錄:如此記住我。見錄,記著我。見,被。錄,記。

紉:通「韌」,柔韌牢固。親父兄:即同胞兄。

逆:逆料,想到將來。

勞勞:悵惘若失的樣子。

顏儀:臉面,面子。

拊(fǔ)掌:拍手,這裡表示驚異。

子自歸:你自己回來。意思是,沒料到女兒竟被驅遣回家。古代女子出嫁以後,一定要娘家得到家的同意,派人迎接,才能回娘家。下文「不迎而自歸」,也是按這種規矩說的責備的話。

無誓違:不會有什麼過失。誓,似應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違,過失。

悲摧:悲痛,傷心。

窈窕(yǎo tiǎo):容貌體態美好的樣子。

便(pián)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便言,很會說話。令,美好。

丁寧:囑咐我。丁寧,囑咐,後寫作「叮嚀」。

非奇:不宜,不妥。

斷來信:回絕來做媒的人。斷,回絕。信,使者,指媒人。

更謂之:再談它。之,指再嫁之事。

適:出嫁。

不堪:這裡是「不能做」的意思。

媒人去數日……丞籍有宦官:這幾句可能有文字脫漏或錯誤,因此無法解釋清楚。這裡列出部分字的意義解釋:尋,隨即,不久。丞,縣丞,官名。承籍,承繼先人的仕籍。宦官,即「官宦」,指做官的人。

嬌逸:嬌美文雅。

主簿:太守的屬官。

作計:拿主意,打算。

量(liáng):考慮。

否(pǐ)泰:都是《易經》中的卦名。這裡指運氣的好壞。否,壞運氣。泰,好運氣。

義郎:男子的美稱,這裡指太守的兒子。

其往欲何云:往後打算怎麼辦。其往,其後,將來。何雲,這裡指怎麼辦。

處分:處置。

適:依照。

要(yāo):相約。

渠(qú)會:同他相會。渠,他。一說是那種相會。渠,那。

登即:立即。

爾爾:如此如此。等於說「就這樣,就這樣」。

府君:對太守的尊稱。

下官:縣丞自稱。

緣:緣分。

視歷:翻看曆書。

六合:古時候迷信的人,結婚要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甲乙丙丁……支,地支,子丑寅卯……)合起來都相適合,這叫「六合」。

卿:你,指縣丞。

交語:交相傳話。

舫(fǎng):船。

龍子幡(fān):繡龍的旗幟。

婀娜(ē nuó):輕輕飄動的樣子。

躑躅(zhí zhú):緩慢不進的樣子。

青驄(cōng)馬:青白雜毛的馬。

流蘇:用五彩羽毛做的下垂的纓子。

齎(jī):贈送。

雜彩:各種顏色的綢緞。

交廣:交州廣州,古代郡名,這裡泛指今廣東廣西一帶。

鮭(xié):這裡是魚類菜肴的總稱。

鬱郁:繁盛的樣子。

適:剛才。

不舉:辦不成。

榻(tà):坐具。

晻晻(yǎnyǎn):日色昏暗無光的樣子。

摧藏(zàng):摧折心肝。藏,臟腑。

人事不可量:人間的事不能預料。

父母:這裡偏指母。

弟兄:這裡偏指兄。

日勝貴:一天比一天高貴。

恨恨:抱恨不已,這裡指極度無奈。

日冥冥:原意是日暮,這裡用太陽下山來比喻生命的終結。

單:孤單。

故:有意,故意。

不良計:不好的打算(指自殺)。

四體:四肢,這裡指身體。

直:意思是腰板硬朗。

台閣:原指尚書台,這裡泛指大的重府。

情何薄:怎能算是薄情。

乃爾立:就這樣決定。

青廬:用青布搭成的篷帳,舉行婚禮的地方。

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無光的樣子。

黃昏:古時計算時間按十二地支將一日分為十二個「時辰」。「黃昏」是「戌時」(相當於現代的晚上時至時)。下句的「人定」是「亥時」(相當於現代的晚上時至時)。

華山:廬江郡內的一座小山。

交通:交錯,這裡指挨在一起。

駐足:停步。

謝:告訴。

簡析:

古人詩以鳥獸草木起興,並非隨意為之。以《孔雀東南飛》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言,應有烘托、渲染氣氛的功用及象徵意蘊。它既象徵了劉蘭芝甚至包括焦仲卿的生命結局,也烘托、渲染了劉蘭芝生命不斷遠去的悲涼氣氛。它有一種憂傷、不忍、憐憫、不安、留戀的音樂節奏在「飛去」的動作和場景里,這種節奏讓人神傷卻不讓人絕望,讓人感覺淒涼的同時似乎又讓我們的靈魂得以安寧。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不太在意劉蘭芝離去的原因,禮教、性格等等隨他去吧,每個人都可在他的閱讀視界裡找到能說得過去的答案。我在這幅圖景里更看重的是她在我們的閱讀視線里一點一點消失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為何會給我如此的閱讀感受。重要的還有「東南去」,「東南去」的劉蘭芝是香銷玉殞的悲劇之體,我為何會在生命悲劇里讀到了靈魂安寧的撫摸,以至於最後只剩下平靜的嘆息?這與詩人讓她「東南去」,且讓焦仲卿也「自掛東南枝」有關係嗎?詩人他想告訴我一種怎樣的個人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y2Ce20BJleJMoPM88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