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讓他長長記性!」

管孩子是一件特別累人的活兒,尤其是孩子特別不聽話的時候,而有些孩子就是這麼難管,今天漏個作業,明天忘個本子,今天又不聽話了,明天又惹禍了,總之,各種不省心,家長跟著後面忙著「擦屁股」也是苦不堪言。

有些家長做得很到位,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自己應該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而有些家長,他的行為不說不負責,但至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信誓旦旦,言之鑿鑿,但細細一想,這中間多少有點不對。

比如,孩子回家作業沒做完,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詢問情況,家長義正言辭地說:老師,我問過他,他說都做完了的,竟然還有沒做好的!老師,你這樣,給他留下來補,留到多晚都沒關係,讓他長長記性!

乍一聽,沒毛病啊,家長多麼有是非觀念,多麼有正義感,多麼「拎得清」,但你細細一想,這裡面沒問題嗎?

他的處理態度就是讓老師把孩子留下來,到多晚都沒關係,拜託,人家老師不要下班的嗎?如果每個孩子都像你的孩子這樣,請問老師得加多少工作量?孩子的回家作業究竟應該由誰監督?

在這裡,他悄無聲息地用一種特別配合以及嚴肅的態度把回家作業這個鍋華麗麗地甩給了老師。

他自己呢?竟然啥都不用干就完成了一次教育活動。

且不說老師後續會怎麼處理,如果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經常這樣做的話,孩子勢必養成在家不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因為對很多孩子來說,放學後留在教室做作業也不是一件特別慘的事情,畢竟昨天晚上沒做作業多出來的時間可是用來玩遊戲的。

對於孩子,對於老師,這都不是特別合適的處理方式。

如果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請你一定要仔細詢問老師是孩子哪些地方出了問題,是偷懶故意沒抄作業還是不小心漏抄了還是其他的情況,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經常會漏做作業的孩子,如果你家裡的規矩沒做好,寄希望於老師的懲罰是永遠也沒有什麼用處的

再比如,有些家長很在乎孩子的分數,也很任性,遇到考試就要求分數,但是平時卻很少跟孩子認真分析學習的不足

某次考試結束,老師可能出於讓家長知曉和讓孩子學會反思的目的讓孩子把卷子帶回去簽名,而恰好這次孩子考得比較差,第二天老師發現孩子的卷子並沒有簽名,於是電話聯繫家長詢問情況,家長便會非常嚴肅以及氣憤地說:老師,我告訴過他,如果他考不到95分,我是不會給他簽名的!他要為自己的分數負責

聽上去是不是依舊沒毛病?

因為孩子達不到要求,所以不給簽名,很合理啊!

可是,這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讓孩子考好一點還是對這次考試的印象更深刻一點呢?

都不能,只能給老師第二天的統計工作添堵。

如果你真的想讓孩子考得好一些,正確的做法是跟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後出於不給老師的工作添堵的目的給孩子簽上名,雖然你可能對這個分數不滿意。

如果你這樣做,孩子的成績便會慢慢地上升,你想要的理想分數可能也在不遠處召喚了。

很多家長會當著老師的面給孩子放狠話,諸如:

「老師,如果他考不好,就讓他留下來罰抄吧,好好反思!」

「老師,他東西總是忘帶,你好好教育他一下,讓他長長記性!」

「老師,他昨天動作太磨蹭,作業做不完了,今天你好好批評他吧!」

所以,老師們就淪為了批評、呵斥、恐嚇的工具?天天圍著一幫不帶作業漏做作業的娃旋轉?上課呢?備課呢?說好的個性化教育就是批評?長記性?

我知道放出這些話的家長有些是實在沒招了,但其中也不乏偷懶的,因為自己工作忙或者管孩子實在太累,於是心想反正老師會懲罰的,留著給老師吧,我不心疼就是了嘛!

可是啊,你這樣的行為除了甩鍋沒有任何好處,特別是對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一個孩子長遠的發展至關重要,可以說按時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是一個孩子最重要的美德,而這些習慣只能由家長去落實、完成。

沒有一個老師可以做到每天事無巨細地把每個孩子的每天回家作業一項一項重新監督檢查,沒有一個老師可以每天讓孩子「吃吃苦頭,長記性」,老師們也是人,不是設置好的懲罰機器。

當你特別厭煩這些教育中瑣碎的小事的時候,請你不要義正言辭地把這個鍋甩給老師,這真的一點用也沒有,教育是艱難的,是長期的,是瑣碎的,而且還是必須做的。

— END —

來源 |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王崧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uTO-m0BMH2_cNUgIL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