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信息
位置:上海 楊浦
戶型:3室2廳
面積:130㎡(使用)
設計:天馬設計 史鵬巍
教授之家
設計師是造境的職業,好比導演。
如果說本案是一首樂府詩,
那「詩眼」便是「自在」二字。
本案的業主是一對資深滬漂,
兩位教授的新家,
比原先的住宅多出一間臥室。
能完美實現與父母同住,
兼收納下一萬本藏書的要求。
原始戶型圖
設計思考:
從原始戶型圖上便肉眼可見,
戶型、樓層、採光、通風都十分理想。
南北通透不說,小區也十分安靜,
不過肉眼可見的Bug也是有的:
- 書房的斜牆,增加了空間利用的難度
- 廚房小小的,女主人會施展不開
- 主臥的暗衛十分「幽深」,通風采光都堪憂
- 130㎡的使用面積卻無集中收納,有些大而無當
平面布置圖
設計後的房子:
- 書房斜牆變身階梯儲物櫃,規整又有內涵;
- 增加入戶玄關,便能坐擁了20㎡的超大廚房,餐桌變身臨時中島,憑空多出茶水吧兼餐邊櫃;
- 主次衛均做了乾濕分離,清爽漂亮;
- 分區域集中收納,讓家看上去更加舒適自然;
- 次臥和客廳間的牆上開出一扇窗,使空間變得開闊和安寧。
玄關
憑空出現的玄關空間借了原先餐廳的地界,
隨著大門的打開便映入眼帘。
原先一覽無餘的視野,
如今被收進這一方天地。
右側的兩門鞋櫃能收進100雙鞋,
打開還有全身鏡可供整理著裝。
藏露結合的櫃體方便隨時拿取,
上下櫃+抽屜的設計也是實用極了。
換鞋凳和離地20公分的玄關櫃,
脫下鞋子便可隨腳踢進去,
預先解決了「進門一地鞋」的家居亂象。
進門【放--掛--換--收】,出門【照--換--收--拿】,
行雲流水的動線設計真是好生方便!
門廳與廚房的牆面開了扇「窄窗」,
保留南北通透的採光格局。
長虹玻璃的加持讓陽光自由通過,
白天不開燈也能亮堂堂。
客廳
說是客廳,使用者還是家人,
從個人和家人的需求出發,
才能解決平時客廳雞肋的居住感受。
兩位教授上萬本的藏書,
在新家被分配到了各個空間,
客廳也作為「大書房」承擔了不少重任。
頂天立地的大書架超長書桌,
是簡簡單單又讓人踏實的存在。
將空間堆疊上萬本藏書尚是小事兒,
可要兼具休息、藏書、寫字、沙龍、潑墨,
甚至還要方便拿取和整理,
布局就格外關鍵。
窗的位置留足採光,
縹緲的白紗簾用作柔光罩。
室內自然光和燈光的交替下,
白天不開燈也能輕鬆閱讀。
書架對面的白牆上,
一扇窗打破了次臥和客廳的區隔。
這一「例外」的出現釋放了原本侷促的視線,
房間看起來痛快多了。
空間的開闊和敞亮,
讓兩位不用坐班的教授。
在家也能享受自在空間,
所帶來的舒適之感。
次臥看向客廳
次臥的窗台是書桌,也是梳妝檯,
桌面的右邊暗藏一片可翻起來的鏡子,
還頗有「小軒窗正梳妝」的詩意。
書桌也不必中規中矩地貼牆站,
擺放在房間前後最易走動的位置,
就會給人以更高的自由度,
從而來帶來更多的舒適感和輕鬆度。
貫穿整屋的「立體集成式」收納系統下,
全屋櫃、廚、架均以頂天立地的姿態,
用超高的集中度換取空間的整體感,
更多留白給家中帶來寬裕整潔之感。
客廳書架頂端藏起了一個投影,
打開時沙龍、講座、小課……
想要,隨時就來!
書籍以橫向堆積收納,
錯落有致大小不一的書脊,
營造出視覺上的層次和美感,
取用略有不便,就當是增添儀式感吧!
陪伴兩位教授多年的老桌椅,
也隨著新家搬到了這裡。
一種全無負擔阻礙的熟悉親密之感,
糅合了過往重重的歷史記憶,
叫人樂意執著!
從茶水吧帶餐廚區
茶水吧在玄關櫃背面,
穿過這裡便能到達廚房,
家有饞貓和一日三餐的煙火氣,
便還是添了移門將之隔離開來。
從茶水吧看客廳
茶水吧入口看廚房
茶水吧的上下櫃裝下了廚房的溢出物品,
咖啡機、廚師機等小家電一應俱全。
若是考慮長遠些,電路用線還是大功率些,
凈水器、直飲水等都能給生活提供莫大的便利。
將餐廳收為己用的廚房,
頓時變大了好多,20㎡的超大空間。
讓女主人能自在愉快烹調,
還能恢復從前呼朋友引學生來下廚的日子!
餐桌隨時準備被臨時徵調,
仿佛憑空添了一備用中島似的。
沒選到合適餐桌的時候便拿以前的來頂著,
誰說裝修這事兒,就得一步到位呢?
牆面那抹清新溫柔的淡青色,
讓空間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像鬆了一口氣似的,
讓人的心情都跟著好了起來!
一體化的櫥櫃預留好各類電器的空間,
減少高低不平凸起的同時,
讓廚房空間更加整潔有序,
同時還能增加空間的開闊感!
長虹玻璃後頭是玄關的所在,
將廚房的採光透過去,
頗有些鑿壁借光的空間趣味。
書房
書房自帶一股清風任來去的氣質,
外面的天光和內部的光影相互流轉交錯,
便有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動人。
整個房間最好的採光處,設了一方1.2米的榻榻米,內藏升降桌的設計,
讓空間能隨時解鎖打坐、喝茶、聊天、聽音樂、彈古琴等多種功能
超大的榻榻米設計,
還能在逢年過節臨時變身一間客臥。
兩位主人的家人同來也不是問題,
轉角牆面平淡無奇的書櫃也內藏乾坤。
書房斜牆改造前
書房斜牆改造後
階梯式書牆拉平牆面,
從左至右「5-4-3-2」排書籍分別收納,
連帶解決了教授家的書籍收納和書房斜牆問題。
頂天立地的「立體集成式」書架,
每層至少兩排的收納,
能收進4000餘本書籍,
空間利用率也是強大!
「有需求才有燈光」的設計原則,
讓空間燈光的實用指數和層次感直線上升。
各種場景的燈光預想和設計,
讓「光」成為一種似有若無的存在!
主臥
主臥依然是一副素簡的模樣,
貼近自然的事物最適合環繞身心。
眼見身處的那種安心,
方能給人以自在和安頓!
目光所及,一縈縈暈黃暖亮的包裹下,
滿架的藏書便是空間最動人的景致。
木床兩邊的書櫃,
分別留出一層板做抽拉式設計。
被當作床頭櫃來使用,
也是空間所限時的創意之舉。
床尾則留出女主人的工作區,
讓長期在家辦公的兩位教授,
在偶有需要時也能獨立辦公。
書桌兩側分立兩門、三門非對稱衣櫃,
超大儲物空間巨容收納,還空間輕鬆舒適。
主臥門後的主衛入口
原先的雞肋空間變身隔夜衣櫃,
側牆上開闢的那扇窄窗,
依然採用長虹玻璃將光線引入暗衛。
衛生間內安裝風暖浴霸,
通過及時的換氣排風,
解決傳統暗衛潮氣大的問題,
從內設到燈光也是一貫的溫暖極簡!
次臥
次臥作為備用臥室,
給長輩提供逢年過節安心小住之所。
也是女主人的備用辦公室,
躺在床上開著窗,便能觀見客廳的光景。
以原木風的慵懶舒適為基調,
給人一種不加雕琢和矯飾的自然之感。
其自帶的那種特有的溫度和情懷,
在歲月沉澱中變得愈發溫潤動人。
窗前超長的書桌除了隱藏梳妝鏡的設計,
右側還設有隱藏書架,接連的各種驚喜,
讓原本平淡的空間高潮迭起。
這裡,有小軒窗正梳妝的妙趣橫生,
也有松竹窗邊拂簡書的寧靜自在。
偶爾懶散的時候,
躺床上便能看場電影。
Editor’s Comment
喏,一萬本藏書的宏大收藏,
哪能無視這一備用書房的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