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贛縣這名鄉村教師將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

2019-08-25   在那櫻花季節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和第35個教師節

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

榮譽感、責任感

促進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出更大貢獻

8月23日

教育部公示了擬表彰的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模範教師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



贛州這些獲獎集體和個人中

有你認識的嗎?

1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名單

于都縣長征源小學

贛州市保育院

瑞金中等專業學校

全國模範教師擬表彰對象名單

陳新生 贛縣區石芫鄉廣教寺小學

溫倫飛 南康區唐江鎮唐西片學田小學

魏新 贛州高級技工學校

全國優秀教師擬表彰對象名單

朱倫春 崇義中學

劉紅英 贛州市濱江第二小學

邱文華 南康中學

邵應花 安遠中等專業學校

黃仁國 信豐縣第二中學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擬表彰對象名單

賴曉輝 興國縣進修學校校長



恭喜咱們贛縣區陳新生老師

入選全國模範教師

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陳新生老

用熱愛和堅守詮釋生命的意義

陳新生,贛縣區石芫廣教寺小學教師,從教37年,兩鬢斑白的他用三十七年時間詮釋了堅守的可貴。

1980年,一個十八歲花兒一樣的少年,執意紮根贛州市贛縣區石芫鄉最偏遠貧困的山區。37年過去了,如磐石一般堅守。雖身患糖尿病、慢性腸胃炎,卻依舊無怨無悔,情灑鄉村教育

陳新生在上課

紮根深山,足跡遍布山區角落

人生最美好的回憶,學校就是他的家。

在贛南綿延的群山里,在蜿蜒的山道盡頭,贛縣區石芫廣教寺小學書聲琅琅。「班上的學生有些一家祖孫三代都是我的學生。」陳新生說,從教37年,他以校為家,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長期擔任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

1980年9月,陳新生18歲,他被分配到了這裡。感情最濃厚,最深沉的,是這所最偏遠的石芫廣教寺小學,他前後三次被調到這所深山小學,任勞任怨。

以學生為友,以學校周圍群眾為伴,除白天要上課外,晚上還要辦夜校,教當地農民識字,掃除少青壯文盲。到了六一兒童節,陳新生一個人組織學生排練節目,參加全鄉的文藝會演。贛縣區石芫鄉有七個自然村,陳新生每兩、三年換一所村小,幾乎每一個村小都從事過教學。不管條件好差,不管路途遠近,不管學校大小,只要組織分配,陳新生二話不說,就挑上行李,徒步走進深山裡……

在村小里,陳新生是學生的老師、家長和朋友

身患重病,不離不棄堅持教學

教書育人,是他不變的初心。

陳新生的母親已91歲高齡,父親離逝,家中還有一個因患小兒麻痹症導致雙腿殘疾的弟弟。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2003年前的一天,陳新生突然昏倒在講台上,等學生和老師給他罐喝糠水才恢復意識。經檢查,陳新生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腸胃炎,可他從未請假住院治療,下課後就回到休息室,自己就給自己打點滴、注射胰島素,頑強地病魔戰鬥,依然奉獻在三尺講台。「只要我還活著,還能站在講台上,我就是最幸福的。」陳新生說。



陳新生為自己注射胰島素

2013年5月18日,陳新生的結髮妻子不幸遭遇車禍身亡,陳新生萬分悲痛。然而,為了不耽誤教學,不給其他老師增加負擔,陳新生剛處理好妻子的後事,就用沙啞的嗓音繼續為孩子們上課。悲慟之時,只有默默轉身擦拭眼淚。

除了教學,陳新生還要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

「學校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很多孩子都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監督,有的孩子學習跟不上,只好在午休時間輔導學生。」陳新生說,為了孩子能繼續安心讀書,還要給在外打工的學生家長打電話聯繫,有時還要自己微薄的工資擠出一些來幫助他們。

多年來,陳新生為家庭困難的學生買過學習用品,送去過錢物。有很多學生上學缺費用時,他都不記得到底幫墊付了多少次,他還為建校,村裡修橋、修路,架高壓電等捐過款。

陳新生希望今後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山區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

贛縣區石芫廣教寺小學現有81個學生,7個老師,陳新生說,為了教學不落後,他慢慢學會了電腦,用手機、網絡查閱新的教學材料,還不斷向年輕的老師學習。造福桑梓育桃李。陳新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山區教學,讓孩子們的視野能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