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很多看起來內向的人,其實是外向的,而很多看起來外向的人,其實是內向的,有點不可思議對嗎?其實內向和一個人是否愛說話,是沒有直接關係的,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人真正的性格呢?看一個人展現自我時是否內心寧靜祥和,是否對自己的狀態滿意,不管一個人內向還是外向,假如內心產生了某種衝突,並且這種衝突會在人際關係中體現出來。
讓他產生痛苦,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採取不和別人發生人際關係的方式來迴避痛苦,因為與他人保持距離感能夠讓衝突無法發揮作用,所以讓自己處於一種自我孤立的狀態,當一個人迴避他人的時候自然就會變得不愛說話,不愛和人打交道。
一旦心裡的衝突解決了,心境平和了,可能會變得非常外向,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吧,覺得身邊某個人突然變化巨大,從內向一下子變成外向,其實人家只是解決了自己的衝突之後,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內向的人不好相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這不叫內向,其實這也可以作為大家的識人的一些技巧,比如你身邊的一個親人或者關心的人,有迴避他人的表現,看起來內向,那麼你就可以考慮是否做一些事情去幫助他。
除了迴避他人,還有一種常見的方式,那就是迴避自己,迴避自己的人會怎麼做呢?比如一個人天生是內向的,但是他因為自己的內向,遭遇了很多的否定,讓他很難受,那麼他可能會建立一個理想化的自我。
用以取代真實的自我,這個理想化的自我可能是非常外向的,不過這樣的的結果就是讓真實的自我不再真實,這樣做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逃避現實,把自己的內心掩蓋起來。
因為外界誤會的存在,展現出自己理想化一面的很多人讓自己活得很累,因為當一個人被貼上了標籤之後,就不會去覺察真實的自己,而會朝著標籤的方向發展,這樣的話一些選擇逃避的人會始終逃避,困擾他們的問題也會始終困擾他們。
其實絕對內向和絕對外向的人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平時看起來很文靜的人,有時候可能也會很瘋,而一些平時看起來鬧騰的人,有時候也會安安靜靜的一個人待著,所以呢,不要再糾結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