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入市,基金投資意願高於股票,說明什麼理財觀念?

2020-08-03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90後入市,基金投資意願高於股票,說明什麼理財觀念?

最近這段時間以來,相信不少人都在理財的市場裡嘗到了甜頭。這很正常,畢竟目前市場大環境還不錯,不論是股票也好,基金也罷,都有著不少的收益。這,或許也是為何很多人都在曬收益的原因,賺錢了,自然要曬一曬嘛。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雖然整個市場都在上漲,但綜合來看的話,大部分的股票收益率都不及基金。這,也是為何有報告提出,目前90後對於基金的投資意願,明顯要高於股票。

那麼,90後更愛基金而非股票,究竟說明什麼樣的理財觀念呢?基金與股票之間,究竟誰的收益率會更高呢?普通人在投資中,關於資產的分配該怎樣才能算是合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90後更愛基金而不是股票,說明什麼?

坦白講,小胖也算是一名90後,而且在自身資產配置當中,基金算是占了大頭。這很容易理解,自己算是一個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說白了就是本金虧損大於20%的風險是很難接受的。

這樣一來的話,那股票自然就不是自己的首選項了,而基金才是最鍾意的。按照以往的數據來看的話,指數基金的收益率雖然不是太高,但好歹也是在以10%的年化收益率往上漲,這,不正是普通人所希望看到的財富增值嗎?

不光如此,小胖所認識的很多年輕人,也對基金這種投資方式表示感興趣。因為,對比起炒股那樣時刻盯盤來看,基金則更加靈活,甚至是不會占用我們太多的時間,屬於用時間去換收益的一種投資方式。

二、基金與股票之間,誰的收益率會更高?

我們總喜歡將一些理財產品放在一起對比,而大部分人經常提及的,或許便是股票與基金了。那麼,在這兩者之間,究竟誰的收益率會更高,誰的風險又會更高呢?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答案,股票收益率肯定是遠高於基金的。畢竟,如果運氣好的話,只要抓住一隻不錯的股票,未來有幾個漲停板的話,我們的收益率都是呈百分之幾十往上漲,這一點,似乎基金就比不了。

當然了,話雖這麼說,但在過去一年裡的話,白酒與醫藥方面的基金算是讓很多人賺到了錢。而小胖見過最高的收益率,便是180%。當然了,這算是個例,市場當中鮮有這種事情發生。

三、普通人投資,資產該如何分配?

在投資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那便是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雖然是句老話,卻相當有道理。也就是說,只有不斷將自身的本金進行分攤到不同的理財產品當中,未來我們的投資風險才會較小。

那麼,普通人投資的話,該如何分配資產呢?首先來看,我們應該將大部分的錢用來購買保守型的理財產品,這樣一來,算是有著穩定的收益,雖然收益率不高,但最起碼能夠跑贏通貨膨脹。

其次,用剩下的閒錢,去配置股票或者基金,這部分錢所為的,自然是求更高的收益。這樣一來,保守型理財產品保底,高風險型理財產品創收,這才算是合理的投資,不是嗎?

不論是股票投資也好,基金投資也罷,我們只要不將所有的本金都投進去,風險都不會太大。最怕的,便是普通人聽到所謂市場變牛了,然後就將所有錢往股市裡投,企圖在裡面賺一筆錢。殊不知,這種心態是最容易虧錢的。

當然了,如果普通人接受不了那麼高的漲跌,那個人覺得定投指數基金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策略與方案。這樣一來,雖然長期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勝在穩定,這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嗎?

那麼,您覺得目前90後對於基金的投資意願明顯高於股票,說明什麼呢?您目前的配置當中,股票占了多少比例呢?在您看來,所謂的分攤投資,又該如何分攤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rBTs3MBURTf-Dn5ST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