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一種較常見的精神疾病,一些身患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抑鬱症,糖尿病人群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糖友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出現心理疾病,數據顯示,糖友患抑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抑鬱症和糖尿病相互影響,危害大,糖友要警惕。
4個表現糖友要警惕抑鬱症
抑鬱症狀可引發女性糖尿病
美國研究人員對女護士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研究顯示,抑鬱症狀可中度增加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該研究分析了1992年以來的72000名以上、在45~72歲之間、從未診斷過糖尿病的女性的資料,結果在隨訪4年時發現,有973名發生了2型糖尿病。而有抑鬱症狀的女性在考慮到年齡、體重和其他潛在危險因素後,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比無症狀者增加22%。
雖然研究者認為此數據需要進一步核實,但他們認為,抑鬱症狀確實可增加並發2型糖尿病的危險。
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抑鬱症,會有哪些表現呢?
1、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礙
據了解,抑鬱病人的軀體症狀中,睡眠障礙占98%,疲乏83%。特別是睡到半夜就醒來,或者比平時早醒2、3個小時,醒後難以再入睡,腦子裡盡想些不愉快和絕望的事,比如以後會得糖尿病併發症,眼睛會瞎,腳會爛等等,這是較為典型的抑鬱表現。
2、 血糖老是降不下來
人的情緒受大腦邊緣系統的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同時又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當人處在緊張、激動、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不良情緒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時體內的一些應激性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水平升高,也會對抗胰島素,使胰島素降低血糖的作用下降,導致血糖不易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段時間內用藥、運動、飲食都很規律,但血糖就是降不下去,就要引起警惕。
3、 記憶力減退,學習、工作能力下降明顯
有研究指出,抑鬱症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記憶力下降以為是年紀大的關係,其實很有可能是抑鬱的表現。
4、情緒低落,經常自責
情緒低落是抑鬱最明顯的症狀,特別是情緒低落早晨加重、傍晚減輕的情況,更要引起糖友們的注意。在情緒低落的基礎上,患者還可能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經常自責,覺得自己患了糖尿病對家庭沒貢獻,拖累家人等等。
糖尿病與抑鬱症是互為影響的兩個疾病,糖尿病「五架馬車」中就有提出心理防護的重要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更不要畏懼心理科的諮詢和治療,家中有糖尿病人(特別是高齡糖友)更要時常關注患者的情緒,必要時到醫院諮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