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痛心!
廣東中山,一個外公準備帶4歲外孫去商場,在停車上時,外孫說想去玩,外公就讓孩子站在路邊,自己回到車上準備移車,卻沒想到,孩子轉身跟著從另一個側面走到車頭處,還蹲了下來,等外公發動車子時,根本沒注意到在車頭的外孫,悲劇發生了。
看得心裡很難受,帶孩子出行,尤其是坐車子時,其實有很多安全隱患需要防範。
俄羅斯曾經發生過一起特別離奇的事件,一個漂亮媽媽開車帶著兩個孩子和老公去朋友家,到地方後,老公和大兒子先下車去找朋友了,這位漂亮媽媽帶著2歲小女兒停好車子後,準備帶兒子去赴宴,結果她下車後,沒有開車門去抱孩子,而是想從車窗那裡探進去抱孩子,而那時,小女兒卻不小心按了車子的升降鈕,車窗自動關閉,把那位媽媽的脖子卡在那裡,老公等半天還不見人時,發現這個媽媽已經窒息。
調查結果顯示,這名年輕的媽媽是因機械性窒息和創傷導致死亡的。
意外總是來得這麼猝不及防。
父母都知道孩子要坐安全座椅,大一點的孩子要繫上安全帶,但是除此之外的很多其他細節卻都不怎麼在意,而這些小細節才是需要每個爸媽需要關注並且教會孩子的。
從家長角度,極易忽略的3個細節
1.不論是要倒車還是移車,孩子要在視線中
很多人都是成年人思維,覺得孩子在哪裡玩,就會一直在那裡玩,但實際上,孩子的腦洞很大,他們根本顧及不到那些危險的領域,即便父母告訴他車子旁邊危險,一玩起來孩子可能就意識不到。
所以,開車帶孩子,無論孩子在車裡還是車外,一定要養成習慣,發動車子前要看好孩子在哪裡,確定孩子在自己的視線內,如果不在,一定要左右觀看,確定孩子在哪裡,之後才能啟動車子。
2.不要習慣帶孩子在停車場玩耍
夏季時,地下停車場很是陰涼,很多父母會帶著孩子在小區的地下車庫裡玩耍,還有的會在裡面踢球,這樣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之前看到一個報道,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在地下停車場玩的時候,蹲了下來,接著就來了一輛越野車拐彎,母女倆處於車輛盲區內,一下子就被撞倒了。
3.開關車窗前要記得回頭看一眼后座
孩子在車裡時,一定要防止孩子夾手和夾住頭部,這不是開玩笑,曾經發生過多起,父母開車時,從前面直接關車窗,卻沒發現孩子的頭部或者手在車窗外。
記得有次帶兒子和他的一個朋友出去玩,到了地方時,我準備關車窗,回頭看了一眼,兒子的朋友就把頭伸出了車窗,因為我平時會教育孩子,坐車子不能把頭部或者手探出車子,車子到了地方後,準備下車前,你要把車窗關上。
我在關車窗前一定會有一個小習慣,回頭看一下孩子的位置,這樣確保孩子的安全。
要教會孩子遵守的規則:
1.教會孩子敬畏規則
有一次開車去親戚家,去往地下車庫時,正要往下開時,因為是從陽光很好的地面往地下開,所以視線不是很好,看見兩個小男孩正在興高采烈往斜坡下踢球,這種地點本來就不是踢球的地點,而且相當危險,所以要教育孩子遵守規則,很多家長對很多場合制定的規則不以為然,比如施工現場禁止入內,但是有的孩子調皮就會鑽進工地,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2.從小讓孩子遵守以下乘車規矩
12歲以下的孩子不能坐在前座
開車或者停車後,孩子不要把手或者頭部伸出車窗外
不要為了耍酷,開車時不要讓孩子站在車上將頭部伸出天窗
小一點的孩子坐車需要有安全座椅,大孩子需要系安全帶
ps:孩子多大時可以使用安全帶了?可以這樣觀察:
孩子的背部是否可以完全貼在椅背上,此時大腿在座墊上,小腿自然下垂。
安全帶下部是否穿過孩子的胯骨。
安全帶上部是否經過孩子胸部穿過肩部。
3.教育孩子不要好奇將頭鑽進狹窄的車窗里
曾經有過這樣一則報道,一個小男孩下樓去扔垃圾時,一直沒回來,媽媽很奇怪,下樓看時,發現孩子被卡在一輛車子的車窗里。
原來,那個孩子下樓扔垃圾時,發現有輛車子的車窗是半開著的,他很好奇就將頭部伸進車窗想看看裡面,結果車窗那個弧度正好卡住了孩子的脖子。
因為車窗玻璃是一個圓弧形,最上面縫隙大,距離後視鏡的地方,縫隙就變的很狹小。
大家猜測,當時孩子是墊著腳,從最上面比較寬的地方把頭伸了進去,可能是腳下打滑沒站穩,頭就滑到了後視鏡的位置,卡在了較窄的縫隙里,釀成了悲劇。
孩子的好奇心永遠是無窮的,不要指望他們停下探索的腳步,家長更需要做到平時就防微杜漸,遵守規則,尊重安全規則,夏天快要到了,再提醒一下家長們,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
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特別是高溫天氣,不要單獨把孩子放在車子裡。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在夏日高溫天氣里,車內溫度是環境溫度的兩倍,甚至更高,50度的水溫可能燙傷孩子皮膚,70度的水溫能傷害到成年人的皮膚,所以不要覺得「幼兒遺忘車內被熱死」只是一條新聞。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l3r1nIBiuFnsJQVja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