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古縣眾多,著名的有哪些?你認為呢?

2019-07-18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山東是我國歷史底蘊最深厚的省份之一,其地處我國華東沿海北端、黃河下游,遠古時期就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境內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眾多,其中龍山文化就是以今山東地區向外輻射。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境大部分屬齊魯兩國,有「齊魯大地」之稱並簡稱「魯」。

「縣」是我國現行行政區之一,但其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自秦大一統以來推行「郡縣制」,縣以上級別先後為郡、州、軍、路、府等,但縣始終保持穩定,縣也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穩定的行政區劃。山東歷史悠久,今山東境內的古縣也就眾多,其中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就有四座,此外還有哪些呢?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歷史上曾長期為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北朝時期曾是南燕國國都,先後為青州刺史部、青州總管府、京東東路、山東東路等治所,堪稱山東千年「省會」。明朝初期,朱元璋設山東行中書省,青州就為省會,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衙門才遷往濟南。現在,青州為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

先秦時期,曲阜為魯國國都,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誕生於此,因此曲阜又有「東方聖城」之稱,秦滅六國後於此置魯縣,先後為薛郡、魯國、魯郡等治所所在,隋朝時始稱曲阜,縣名沿用至今。現在,曲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山東省縣級市,由地級濟寧市代管。

鄒城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故里,秦時即設縣,稱騶縣,唐初才改稱鄒縣。鄒縣(騶縣)設縣後曾幾經撤併,歷史上曾先後隸屬於薛郡、魯國、魯郡、襲慶府、滕州、兗州、兗州府等,建國後曾隸屬於滕縣專區、濟寧專區、濟寧地區及濟寧市,1992年鄒縣升格為縣級鄒城市,由濟寧市代管。

蓬萊是我國最著名的海外仙山,也指山東省縣級市蓬萊市。蓬萊得名於西漢,漢武帝東巡時「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但蓬萊歷史上長期隸屬於黃縣(今龍口),唐初始為鎮,神龍三年(公元707年)登州移治於此並析黃縣置蓬萊縣,蓬萊自此設縣並為登州治所,直至清末,這段時間蓬萊一直為膠東半島東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在,蓬萊為山東省縣級市,由地級煙台市代管。

青州、曲阜、鄒城及蓬萊均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山東著名的歷史古縣,此外明清時繁華的臨清,山東第一人口大縣滕州(舊為滕縣),古萊州府府治掖縣(今萊州市),「勿忘在莒」的莒縣,古密州治所諸城,水滸名城鄆城及陽穀等也都為歷史悠久的著名古縣,你認為還有哪些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eH1BmwBmyVoG_1ZlX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