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綜又搞事!導演淪落到打下手,笑到打鳴

2020-08-14     Sir電影

原標題:韓綜又搞事!導演淪落到打下手,笑到打鳴

韓綜又搞事。

羅英錫。

去年,羅pd誇下海口,說只要頻道的訂閱人數超過100萬。

就送殷志源和李壽根上月球。

結果,挑戰期限還沒到,訂閱人數就超了。

老羅只好硬著頭皮直播道歉,希望大家取消訂閱。

哈哈哈哈哈。

你們打賭的時候,有考慮過後果嗎?

月球是去不成了,換來以兩檔綜藝作為補償。

從「老羅宇宙」中走出來、獨挑大樑的幸運兒,是他——

我獨自李食堂

關於李壽根,江湖上流傳著各種「暗號」——

抹茶皮膚李壽根。

南韓梗王李壽根。

裸露擔當李壽根。

肚皮wave李壽根。

只要你看過根叔的綜藝,就能一秒get。

曾是《姜食堂》里的洗總(洗碗擔當),這回根叔終於也有了獨綜了!

可既然叫「我獨自李食堂」。

重點在「獨自」。

一個人包攬一間餐廳。

真·十項全能。

參演名單

主廚:壽根

助手:壽根

洗碗:壽根

服務生:壽根

收銀員:壽根

………

從洗菜到煮飯,從打掃到待客,全都自己上手。

圖片來源@鳳凰使天TSKS

對不起,還沒看綜藝呢,Sir已經開始笑了。

節目錄製地點,是江原道山里一間只有土豆田的小屋子。

字幕來源:女漢子字幕組

我們46歲的壽根,能經受住考驗?

剛得知這個提案時,壽根早早誇下海口,立下各種Flag——

理想:

就算一起來10個人,小case啦~

現實:

我寧可去月球。

畢竟,去月球只需要坐著,不用自己張羅一切。

理想:

都來江原道了,還吃什麼電飯鍋飯啊。

必須吃傳統韓食,吃鐵鍋飯。

現實:

玉米飯,是江原道最正宗的米飯。

這種飯怎麼做的呢?

得用小勺子,一粒一粒往下剝生玉米。

就連在姜食堂,以手快著稱的壽根,也叫苦不迭。

理想:

開餐廳嘛,料理食物,只要去做就得了。

節目前期請來白鍾元老師,給壽根支招,於是對話如下。

白:涼拌豆芽怎麼拌?

李:要狠狠地拌它

白老師問,炒土豆絲要倒幾圈油?

幾圈油,其實是考他要放的油量。

結果你看壽根咋回答——

一圈一圈的唄

現實是殘酷的。

練習階段,就狀況頻出。

狀況1:

下調料手生。

一道涼拌菜,需要將調製好的大醬,拌進焯好的馬蹄菜里。

本來幾小勺醬就夠了。

壽根呢?

整盆醬料直接扣進去。

辣椒麵成碗撒進去。

還真是「狠狠地拌」啊。

果不其然,咸了。

狀況2:

烹調時間難把控。

備菜階段,只見壽根有條不紊進行,頗有大將之風。

真上鍋開始煮了,立馬手忙腳亂。

由於沙參等食材難熟,還沒等煮熟,鍋子裡的湯就燒乾了。

為了不糊鍋,只能不斷加水。

這樣原本的調味就淡了,怎麼做都味兒不對。

再就是,由於考慮到疫情,採用的是韓餐分餐制。

四個小鍋同時燒,難免沒法個個顧到。

手忙腳亂之際,有人按響了門鈴……

一轉身回來,菜又燒糊了。

壽根啊,真能一人hold住「李食堂」嗎?

終於,懷著忐忑,迎來開業第一天。

早上起床,拌豆芽、切蔥花,拔土豆。

這些都難不倒「快手」壽根。

上午11點,李食堂正式開張營業。

料想中的門庭若市沒出現……

出師不利?

等客人陸續來了,才知道片刻閒暇有多寶貴。

由於採取分餐制,每人一小桌餐食。

精緻是真精緻。

苦了壽根,每次只能端一個小桌,不得不來回奔跑。

但,難不倒機智壽根。

李食堂營業秘密1:

顧客「打工」。

稱呼客人「兒子」,變相賣萌。

年輕客人頓時上前幫忙,自助端菜。

在李食堂,只要自己動手,人人都可以是根叔的大寶貝。

營業秘密2:

幽默感。

店裡來了一對情侶顧客,推薦完菜品,壽根不忘好心建議:

去那邊

有誰都看不到的地方

合理懷疑你這不是啥「正經」餐廳,不過Sir喜歡。

另一對夫妻上門,得知客人懷孕了,壽根又開始「胡言亂語」:

- 那樣的話得給你做好吃的東西

- 嗯

-那麼(你)來錯了啊

玩笑歸玩笑。

一轉身回廚房煮豬肉湯時,就特意給這位準媽媽多添了肉。

營業秘密3:

搬救兵。

一桌兩桌,暫且應付得過來。

隨著客人越來越多,一個人根本顧不過來。

終極殺器,羅pd出場。

因客人普遍反映,想看到壽根的臉。

羅pd大手一揮,放壽根出去「接客」。

自己則承擔起了換燃氣、守湯鍋、洗碗筷、擦飯桌的後廚重任。

不愧是你,羅奴。

一邊幹活還不忘感慨,原來這差事不簡單。

營業秘密4:

信念感。

如果你常看羅pd做的綜藝,會發現參演藝人的一個共性——

他們的風格多是搞笑的,態度則是虔誠的。

每當忙起正事兒,瞬間收起滑稽。

不信你看做料理時的壽根,表情甚至是嚴肅的。

這份認真、虔誠,從節目初期準備開始,貫穿開餐廳做料理的始終,從沒鬆懈過。

前期,為了做出有味道保證的料理。

請來白鍾元做參謀。

他秉持的信條是,食材可以普通,但做法要精細。

就連烤豬肉這種看似最簡單的操作。

同一片肉,都要做到切得薄厚不等。

這裡切0.6公分厚,那裡則要切成1公分。

因為並非專業大廚出身。

根叔便按照白老師的交代,把食物精確到克數。

做辣炒的醬料,要儘量「1g的誤差都沒有」。

雖是「笨法子」,總不至於出差錯。

信念,同樣體現在餐廳宗旨上。

細到什麼程度?

要把來餐廳的每個顧客,都當做家人招待。

客人進門點單時,就算手上有活,也要和客人有眼神交流。

不然給人感覺不親切。

最絕的是,以上細節全是節目組在試驗階段,便考慮到的。

經過商討菜單、模擬做菜、請熟人試吃。

這麼一輪下來,復盤每個環節可能的紕漏後。

再正式開業。

在這過程中,根叔把全部流程走了N遍。

就連端餐桌時,用一隻手難開門這種細節紕漏,都考慮到了。

羅pd曾說過一句金句:

即便錄影內容有99%是完美的,但若有1%的細節出錯,這次的錄影就會「慢慢地」死去。而即使從外觀看來沒問題,但那被遺漏的1%細節,便會慢慢腐蝕團隊合作、破壞整體氣氛,最後影響到錄影的內容。

團隊所有人,都秉持著杜絕1%紕漏的信念。

所以我們才看到。

在試驗階段,根叔雖然滿嘴跑火車,但仔細看。

沒被鏡頭拍到臉時,他都在小聲嘟囔著——

再做一次

再練習一次才行

在鏡頭記錄不到自己的地方,一遍遍地反覆整理、練習。

正是這份無關鏡頭的熱忱。

讓一個個項目,從最初的一閃而過的點子,被孵化成了爆款。

我們總說,人家老羅的綜藝,是玩出來的。

《新西遊記》發現了安宰賢的甜甜愛情,繼而有了《新婚日記》;

《新西遊記4》賭輸了,才有了《姜食堂》和《花樣青春》Winnner篇;

《花樣系列》里隨意一句話,《三時三餐》上線;

又因為太空條約輸大發了,《三時四崽》《李食堂》應運而生……

看似漫不經心背後,需要付諸極度的用心。

因為只有極度用心,才能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發現有趣的新點子。

這才是韓綜每次搞事,都能成的秘訣。

認真生活。

才會認真搞笑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e5V7HMBd8y1i3sJO-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