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貧困村土特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土貨瞬間變洋貨

2019-07-27   馬山廣播電視台

在人們的印象中,

山區出產的土貨一般就是山里人自給自足,

或者在附近小批量銷售,

很難形成商品和品牌。

如今,

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

以及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之下,

馬山縣貧困村出產的土特產卻成了商品有了品牌,

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

山區里的土貨搖身一變成了洋貨。

7月24日,晚十一時,加方鄉局仲村馬山縣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院內燈火通明,工人們正在忙著把當地出產的一箱箱農產品裝上貨櫃貨櫃,產品有香菇和木耳,共3600公斤,200箱,27立方米。

這些產品出產於加方鄉局仲、加春等山區貧困村。貨櫃將運往欽州港口,然後通過海運運往歐洲的斯洛伐克,這也是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將山區土貨運往歐洲。

馬山縣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夏碧靜:今天這個貨櫃是首發往歐洲的斯洛伐克,可以創收外匯約8萬美金,這個首發櫃將實現馬山縣農副加工產品出口零的突破,實現縣內本土收取外匯零的突破。

馬山縣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農產品除了通過海路走出國門,還通過航空推廣至全世界。

馬山縣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夏碧靜:我們與南寧機場、西安機場等各大機場簽訂了供貨協議,主要供應味付筍片、甜玉米等航空小吃及航食配菜,目前已經供了兩批貨,營業額達到20萬元。預計一年下來供應機場的貨量營業額將達到約500萬元,將為馬山當地銷售1000噸左右的鮮筍,馬山農副食品進入機場航空食品部後,將隨著各大航班走向全世界。

據了解,馬山縣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於馬山縣加方鄉局仲村,占地12畝,廠房面積4000平方米,2016年註冊資金1500萬元,經過公司團隊將近三年的打造,成為一家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配送為一體的公司,也是馬山縣首家專業果蔬、食用菌商品化處理企業。

馬山縣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夏碧靜:我們深加工的產品將來主要銷往葡萄牙、西班牙、東南亞及日本等國家、地區,我們預計一年整個出口額將達到2000萬元,將可以帶動馬山當地兩百多人的就業以及農特產品的銷售,為7個村集體經濟年創收共四十多萬元。

馬山縣加方鄉局仲村村民潘春玉就是真真切切通過公司提供就業崗位受益的貧困戶代表之一。

馬山縣加方鄉局仲村村民潘春玉:去年我老公生病了我就從廣東回來了,我大兒子做工也不得,全家就靠我一個月兩千塊錢,在這裡做工很方便,因為離我們家近一點,可以照看小孩,去廣東不能看小孩,家裡也不能照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山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把貧困村的產品帶出廣西,走向世界,讓貧困戶得到增收,助推了貧困村脫貧的步伐,也讓當地政府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

馬山縣加方鄉鄉長俞偉棟:我們接下來會支持企業打造成馬山縣農副產品出口的基地,打造成馬山縣航空小食品生產基地,以山山企業為龍頭,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中心,來輻射帶動全產業鏈的扶貧模式,帶動整個鄉鎮的脫貧致富,甚至帶動整個縣的脫貧。

來源:馬山縣廣播電視台

記者:黃慧玲 羅霓 藍莉容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