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的張某去揚州辦事,暫住在興教寺。寺中有一間僧舍,常有狐仙出現,無人敢住。張某不怕,就住在那間僧舍里。
三天後,有一老頭,自稱是吳剛子,來拜訪張某。兩人一交談,發現吳剛子很有知識,還能預知未來之事。張某問他是不是神仙,老頭說不是。張某生活很拮据,心想結交這樣的人,有升官發財的機會,就買來酒菜招待老頭,兩人喝得很高興。
之後老頭天天來和張某聊天,互相請對方喝酒,過了半個月,張某錢花光了,但吳剛子還用好酒好菜招待張某。張某就起了貪心,天天讓吳剛子請自己喝酒。吳剛子也不在意,就天天請張某大吃大喝,沒有心痛錢的意思。
這樣過了一個多月,吳剛子忽然不來找張某了。當時正好是梅雨季節,張某打開箱子曬衣服,發現箱子裡的衣服全都沒了,裡面只有一個帳單,上面寫著:「某日雞魚若干,某日蔬菜水果若干。」
原來,吳剛子是個狐仙,用搬運術,把張某的衣服全送到當鋪當掉換錢,再用這些錢請張某吃喝。(摘自袁枚《子不語》,原題《狐仙開帳》)
人一生吃多少飯,喝多少酒,都是定數。張某大吃大喝,其實全是吃自己命里該有的。由此可知,即使是別人請客,吃的也是我們命里的定數,要惜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