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他是為孫中山祖上尋龍點穴的風水大師

2019-08-06     朝陽阿力

賴布衣生於宋徽宗年間(約公元1101—1170年),祖籍河南,南宋嘉熙二年戊戌年(1238)進士,理宗時拜國師,精善地理。《贛州府志》載:「賴文俊,字太素,宋時人,精地理,人呼賴布衣,著《催官篇》,以天星闡龍砂穴水之秘,至今傳頌」。

賴布衣和曾文辿【chān】、劉江東、廖瑀四人,被民間列為贛州四大風水祖師。賴布衣著有《催官篇》、《四元天星》、《旅萬集》、《紹興大地八鈴》、《三十六鈴》等書,但均已失傳,現傳世的僅有《催官篇》。

《催官篇》分龍、穴、砂、水四篇,採用歌訣形式,以二十四山分陰陽,以龍脈的吉、秀、走向、位置來判斷穴的吉凶。還有傳說賴布衣所著的《青烏序》剛剛脫稿就被朝廷取走,後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藉《青烏序》中的方術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寧都縣城旁孫中山先生的祖墳,完全符合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的風水布局,有傳說這就是賴布衣堪址定向的作品,歷經千年仍能庇蔭後裔孫中山,使其成為一代偉人。

孫中山祖墓位於贛州市寧都縣城南2公里的馬家坑

賴布衣完善了中國羅盤。中國羅盤因為最常用的是三層,而被人們稱為羅盤三針、天地人盤或者又有稱為楊盤賴盤的。賴布衣在楊筠松羅盤的基礎上,創造了羅盤的中針,也就是人們說的人盤和賴盤。賴布衣是在廣東、香港一帶成名的,所以賴布衣在沿海一帶的名氣特別大,其後裔已遷至廣東河源一帶。在贛州的定南有賴布衣的祠堂,廣州白雲山也立有一座賴布衣公墓,但賴布衣真正的骨骸,有人說是葬在福建省上杭縣勝運里豐念寺圩背,碑刻為「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

元末明初軍事家劉伯溫(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風水羅盤

賴布衣是南宋宋高宗(1138年)時進士,任過朝廷風水國師,系寧都風水師賴仲芳嫡孫。賴布衣的父親賴澄山,亦是當時有名的地理師,賴澄山十一歲那年,祖父去世,賴澄山便離家去尋找龍脈。傳說青年時的賴布衣對風水一點都不感興趣。16歲時賴布衣和宜春同年劉德生一同赴開封趕考,天賦極好的賴布衣很快就把文章做好,考試時家境貧窮的劉德生突患急病沒辦法上考場,賴布衣完成答卷後就代他考試。沒想到結果是劉德生金榜題名自己卻落榜了。客家人相信「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賴澄山曾耗時耗力地找到了一塊「犯師地」的風水寶地。「犯師地」是指最能吸取日月精華的靈秀之地,如果將祖先遺骸葬在此處,後代可享福不盡,但做墓的人在三年之內卻輕則致殘重則身亡。

賴布衣祖墳——江西寧都賴仲芳墓

這一年,賴布衣的父親賴澄山剛好給賴仲芳做了一座墓,完工時一傭人不知天高地厚向墓穴灑小便,那一刻剎那間天搖地動、飛沙走石,賴澄山捶胸頓足哭著說:烏鴉落田洋,風水走掉了一半噢!賴澄山對趕考回來的兒子說:我千辛萬苦找的風水本來是可以出宰相和國師的,照這情景看,我們家沒有出宰相的風水了,只有出國師了。兒子啊,你就跟我學風水吧?後來果真是劉德生做了宰相,賴澄山也於當年去世。賴布衣是在父親預言果真兌現的情況下,悲痛之餘覺得仕途無望了才開始學風水的。賴布衣操風水活動的地點主要是在廣東的河源、惠州一帶。

宋高宗時京城從開封遷到杭州,當了宰相的劉德生沒有忘記賴布衣的大恩大德,盛情邀請這位同年去杭州玩,並舉薦給皇帝看風水。風水術已爐火純青的賴布衣仔細觀察後,提醒時任南宋皇帝的宋高宗要在某月某日某時辰注意偏殿邵陽宮的防火。

宋高宗趙構(公元1107.5.21—1187.11.9)

宋代宮殿樣式

半信半疑的宋高宗依照賴布衣說的時間提前一個星期派兵把那邵陽宮圍了個水泄不通。都快到賴布衣說的那個時辰了,偏殿內外卻沒有一點跡象,宋高宗忍不住嘲笑賴文俊說:我封個官給你當吧,你別去看什麼風水了。剛說完此話,偏殿邵陽宮那邊一片喧囂地叫救火。驚訝之中,宋高宗問,我已經把那裡布置的連鳥都飛不進去了,這火是怎麼燒起來的啊?經查原來是一隻老鼠偷香油吃,撞倒油壺惹火燒身,逃命時跳到房樑上引起了這場火災。賴布衣解釋:「此邵陽宮坐南朝北,對正丙線方位,而丙丁屬火,根據流年,這個時辰必有火災發生」。甚是佩服的宋高宗當即就封賴文俊為風水大國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X3DrmwBvvf6VcSZki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