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易網購、呆蘿蔔先後爆雷,超熱門的社交電商為何一地雞毛

2019-12-11     母嬰行業觀察

近一兩年社交電商全面爆發,傳統電商入局,阿里、京東、蘇寧跑馬圈地,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存量用戶的時代里,社交電商似乎讓零售生意多了一些新可能。另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18年底,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即將突破萬億大關,或將達到11398億元,大有叫板傳統電商之勢。然而,風口有多大,倒閉潮就有多猛,社交電商的賽場,不斷上演著新的故事和更迭,僅2019年就有多個電商平台先後暴雷。



01、淘集集

拼多多三年完成上市的神話,刺激了無數人對五環外市場趨之若鶩,其中就包括了淘集集。公開資料顯示,社交電商app淘集集於2018年8月上線,在售商品包括日用百貨、美妝個護、服飾鞋包、家居家紡、食品水果等。憑藉和拼多多幾乎100%相似度的低價+熟人關係的營銷模式,成功吸引五環外用戶,並且藉助微信生態,完成了裂變,一路高歌猛進。據易觀智庫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618」期間,淘集集月活環比增長達8.4%,三線城市用戶占比達33.63%。淘集集此前也稱平台用戶超過1億,有數十萬商家入駐。

今年8月,淘集集商家爆料稱,淘集集貸款結算時間越來越長,風險較大,緊接著,在淘集集官微下方,有不少商戶更是痛斥平台拖欠款項,有商家曝光自7月份開始就沒有收到平台打來的款項。而留言的商家中,被拖欠的款項從幾十萬到上千萬不等,更有上百位商家到了上海淘集集總部維權。10月12日,淘集集再次發布公告稱,正在與某國內大型機構進行業務重組,最近是融資的關鍵性時刻。

據了解,淘集集目前已經虧損近12億元,2019年上半年凈虧六個億,凈資產負6億元,且以每月超2億元的趨勢延續虧損。就目前來看,淘集集的接盤問題似乎已經成了無解。

02、易網購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近兩年靠「消費返利」模式迅速崛起的會員制電商購物平台——易網購在騙取了會員近200億元之後,其實控人兼董事長賈永龍「捲款跑路」。公開資料顯示,易網購集團成立於2014年,其跨境商品服務已經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美妝個護、服飾鞋包、數碼家電、家居用品、母嬰玩具、全球精品、特色農產品和食品酒水八大類目。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會議上,賈永龍稱,易網購擁有1200萬會員體系,為全國第九大電商平台、華南地區第二大電商平台以及農產品電商第一大平台。

據了解,易網購上的商品售價明顯比正常電商平台高出很多,但它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尤其是「高額回報的消費返利」,靠著返利這一模式,易網購銷售規模迅速擴大。不過,易網購狂歡式的消費返利在2018年雙十一嘎然而止。舉報資料稱,2018年雙十一後,易網購就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返款,甚至不返款,更有易網購董事會其他成員、易網購分公司法人等疑似懷疑賈永龍欺騙他們,借澳洲上市之名,移民澳洲,實施跑路,丟下了易網購的爛攤子。

圈錢200多億,1200萬人被坑,董事長攜款跑路逃,曾經風光無限的易網購似乎已經走向了絕路。

03、呆蘿蔔

11月28日,呆蘿蔔合伙人兼CTO劉峰在朋友圈中表示,呆蘿蔔杭州中心正式關閉。但隨後呆蘿蔔的負面消息不斷,「杭州研發團隊和運營全部罷工,下周開始仲裁討薪」、「欠款導致供應商堵門」、「呆蘿蔔總部被供應商清場」事件不斷發酵,呆蘿蔔暴雷引發電商生鮮「地震」。

提及呆蘿蔔,其一度被視為是生鮮電商領域的黑馬。成立於2015年的它,將目光鎖定在社區生鮮領域,針對生鮮零售價格、購物體驗等諸多痛點,提出做二三線城市「社區門口的平價好店」,並以「提前線上下單,第二天在小區門口自提」的形式迅速卡位生鮮零售。來自Mob研究院第三方報告顯示,呆蘿蔔一度曾以95%的APP打開率,以及60%的次月留存率,打敗盒馬和每日優鮮,領跑行業。

然而,快速的擴張,也為呆蘿蔔埋下了隱患。一方面是資金鍊的斷裂,一方面是定位不明確,既有傳統電商的影子,又有新零售渠道分銷的架勢。本就難走的生鮮電商之路,更是越走越窄,沒了出路。

回顧2019年,社交電商帶來的裂變式增長使其一度火爆,但也有不少的社交電商平台接連「暴雷」,銷聲匿跡。實際上,無論是淘集集、易網購還是呆蘿蔔的結局都驗證了社交電商並不是靈丹妙藥。身處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正值流量紅利消失之際,燒錢補貼固然在短期內有效,但是如何通過燒錢換來顧客留存、復購從而影響她們的心智才是活下去的關鍵。

現階段,各大社交電商平台所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滿載機遇與挑戰的社交電商正在負重前行。社交電商並沒有錯,逆勢上升也並非不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WrI8m4BMH2_cNUgAV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