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眼睛出現這6大症狀,小心腦瘤、心臟病、高血脂找上門

2019-08-29     健康之路官方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有時候透過眼睛

可以折射出人的內心世界

不僅如此

眼睛還能傳遞一些信息

比如

疾病的信號

1、眼睛周圍出現黃色瘤

當血液中脂質過多(高血脂),可能會沉積在皮膚上,引起局限性皮膚隆起,醫學上稱其為「黃色瘤」。主要有以下特徵:

  • 顏色:黃色、橘黃色、棕紅色
  • 形狀:結節狀、斑塊狀、丘疹狀
  • 質地:柔軟

除了眼瞼周圍外,其它部位 (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也偶有出現。

出現黃色瘤,往往提示有高血脂,因而進一步預示著可能有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

【怎麼辦】

建議心血管內科就診。

  • 若僅有高血脂症狀而未引起心腦血管病變的,可能只需要調整飲食、生活習慣;
  • 若已引起心腦血管病變的,就需再配合相關的治療。

2、眼球發黃

當我們長時間工作或熬夜之後,由於結膜脂肪沉積,眼白會有些發黃,這種情況適當休息就能緩解。

但是,當眼睛發黃的狀況沒有緩解甚至逐步加深時,就要小心是高膽紅素血症。

高膽紅素血症,俗稱黃疸,因血中的膽紅素增高而使鞏膜、皮膚、粘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出現黃染,多見於膽道阻塞、肝細胞受損、溶血性疾病。

【怎麼辦】

建議往消化內科就診。

眼睛發黃逐漸加深,且皮膚也開始變黃,尿液出現濃茶色,一定要警惕是高膽紅素血症。

3、瞳孔一大一小

其實有25%的人,兩個瞳孔的大小是有些微差別的,但通過肉眼是無法清晰分辨的。所以當發覺自己或身邊的人,瞳孔突然出現一大一小的改變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因為這有可能是受到外傷撞擊,淤血或肌肉斷裂受傷引起的,也有可能是青光眼、視神經腫瘤壓迫和腦疝的信號。

【怎麼辦】

  • 用光照射一側瞳孔,若瞳孔對光有反應(縮小),那建議先到眼科就診;
  • 若瞳孔對光沒有反應,有可能是腦部疾病,建議到神經外科就診。

4、眼皮浮腫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在睡前吃了太多的鹽或喝了太多的水時,第二天眼皮總是會有些腫腫的。

這是因為多餘的水分瀦留在體內導致的,等水分代謝了,就能恢復正常。

但是,若起床活動了一段時間後,眼皮浮腫的情況沒能改善,而且還持續了好久,那就有問題了。可能原因有:

  • 眼部的疾病:麥粒腫、眼瞼外傷、急性淚囊炎等;
  • 腎臟、心臟疾病:急慢性腎炎、心臟病等。

【怎麼辦】

  • 如果伴隨眼睛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請往眼科就診;
  • 如果伴隨尿尿出現泡沫、疲憊、腳水腫、腰痛等症狀,請往腎內科就診;
  • 如果伴隨心慌氣短、心悸、腳水腫、胸痛等症狀,請往心血管內科就診。

5、眼球突出

對於高度近視患者來說,隨著近視度數的加深,眼軸長度的增加,就有可能出現眼球突出的情況,這種改變是緩慢進行的。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眼球突出往往是疾病的徵兆。

最常見的是甲狀腺疾病,如甲亢、甲減以及甲狀腺炎等,這些甲狀腺疾病會引起甲狀腺相關眼病(也被叫做甲亢突眼)。

除此外,眼內腫瘤,炎症性、外傷性眼球突出也有可能是病因。

【怎麼辦】

當我們無法分清到底是哪種病因時,建議先往眼科就診。

通過眼科設備全面的檢查,我們才能發現一些肉眼不可見的問題,從而找到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6、眼皮下垂

或者更嚴謹的說法,是上眼瞼下垂。

其實,除了天生眼皮下垂的人,等人到中年後,隨著上瞼提肌的衰老、皮膚的鬆弛,我們的上眼瞼也會慢慢下垂。

然而,很多時候眼皮下垂卻與以下疾病有關:

  • 重症肌無力:先是一隻眼,後繼發另一隻眼,出現吞咽困難、易疲勞等;
  • 顱內腫瘤:一邊眼瞼突然下垂,還伴隨劇烈頭痛、嘔吐、抽搐、昏迷等;
  • 腦幹病變:一側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另一側上下肢麻木、無力;
  • 糖尿病:容易餓、口乾、口渴、體重或體力下降等。

【怎麼辦】

  • 對照症狀,懷疑是重症肌無力、顱內腫瘤、腦幹病變的,建議往神經內科就診;
  • 糖尿病則需到內分泌科就診。

總之,當眼睛出現以上改變時

一定要小心是疾病發出的訊號

儘早到相關科室就診

明確病因

關注+轉發

讓更多人能及時發現眼睛的異狀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Pba4WwBJleJMoPM9k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