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宰相,經常在朝堂上和皇帝討論改革大事。這天,王安石口若懸河,大談改革之事。開始,神宗還認真地聽,不久,他的注意力就分散了,原來王安石這個人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為人比較邋遢,他的鬍鬚里竟爬出一隻虱子,宋神宗眼睛直直盯著王安石的鬍鬚,並不由自主「哧」地笑出聲來。
大臣們看見皇帝樂了,都不知道原因,也順著皇帝的目光停留在王安石的鬍鬚上,很快,他們一個個捂著嘴,偷偷樂了起來。
王安石不高興了,他猜不出大家笑的原因。這時,旁邊一個叫王禹玉的人告訴他,當時王禹玉只是朝廷里的一個御史,王禹玉說:「大人,一隻虱子順著你的衣領爬出來,在你鬍子上散步呢!」
王安石一聽,頓時尷尬了,臊得滿臉通紅,忙將虱子抓住卻不知所措:掐死,不雅;放掉,更是尷尬。
這時,王禹玉忙站出來,說我有一首詩,是關於虱子的,供大家一樂,說罷。朗然吟道:「屢爬相須,曾經御覽;不可殺之,或曰放焉。」意思是說,這只是個小東西,把宰相鬍鬚當做操場,還經過皇帝觀賞,算了,就不殺它了,還是放生吧。王安石醒悟過來,夸道:「王御史好詩,老夫恭敬不如從命。」說完,趁機扔了手中這個棘手的小玩意兒。
這事,王安石記住了,宋神宗也記住了。一次,宋神宗需要一個中書舍人,宋代中書舍人相當於現代的的專職秘書長,他腦子裡把大臣齊齊篩選了一遍,想到了王禹玉,說這個人才思敏捷,就選他吧!
皇帝的任命文件,在唐宋兩代,是要經過宰相簽名的。王安石拿到文件,想都沒想,就瀟洒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於是,王禹玉就當了中書舍人,而且非常稱職。
王禹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替人鋪下台階,也給自己的前途鋪設了一級台階。後來王禹玉官至宰相。(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