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待家太久嫌無聊,偷偷出門兜風!悲劇了......

2020-02-16     西湖之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許多人都在度過一個

前所未有的超長假期

但時間久了

總有人忍不住

想要出門散散心

這不,湖州一對夫妻出去浪漫

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月14日19時37分,湖州南太湖新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位於西塞山路附近的一輛計程車起火,火勢較大。接警後,龍溪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動3車15人趕赴現場撲救。



19時45分,龍溪消防救援站到達現場,只見計程車整個車身已經被熊熊大火包圍著,現場濃煙滾滾,情況危急


根據現場情況,指揮員立即下令組織警戒組實施現場管制、戰鬥組迅速鋪設水槍陣地進行隔離壓制,同時從另一方對火勢兇猛處直接攻擊著火點,待火撲滅後,利用撬棍將車門、後備箱打開進行持續冷卻降溫。30分鐘左右,消防員成功將火撲滅,無人員受傷。



事後據女車主說,一直待在家中,就想著出去和老公一起兜個風結果半路上車著火了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

汽車自燃是夏天比較常出現的事情

但你知道嗎?

乾燥寒冷的季節

同樣也是汽車自燃的高發期



冬季汽車自燃「四大殺手」


1

部件老化

  經過一個炎熱的夏季,汽車內的各管線極易老化。而在冬季乾燥、低溫的環境下,汽車要產生同樣的熱能需要更多的機械運動。如果汽車狀況不佳,車內的橡膠件及塑料件容易老化龜裂造成短路,最終引起自燃。


2

設備改裝或更換不當

  很多新車車主都會給車輛配備防盜器,換裝高檔音響,改進造型,還可能會添加空調等。改裝和更換工作如果不交給專業的維修店,便會給自燃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安裝者如果技術水平有限,他們就不會去分析車輛的線路布置和具體的結構,更不會考慮將不同線路功率進行計算,從而決定由哪裡獲取電源更合理之類的問題。於是出現亂引電線,負荷大的地方不加保險,易摩擦處也未有效固定等多種錯誤維修,自燃事故將不可避免。


3

車內有易燃品

  現在的汽車一般都裝備三元催化反應器。這個位於排氣管上的裝置溫度很高,但安裝位置比較低,因此將車停放在易燃物附近會引起易燃物著火。


  三元催化器:是安裝在汽車排氣系統中最重要的機外凈化裝置。它可將汽車尾氣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氣體通過氧化和還原作用轉變為無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由於這種催化器可同時將廢氣中的三種主要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故稱三元。


  另外,很多內飾材料不具備防火性能,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容易蔓延。


4

長時間踩剎車

  開車最常見的動作——踩剎車,也會產生熱量。熱量通過固定在制動蹄片上的摩擦片與制動鼓或制動盤之間的摩擦產生,這種聚集的熱量不因行駛或制動鼓的通風而完全散發,反而是會聚集起來。

若液壓油出現泄漏,這種聚積的熱量就會將油液加熱到其燃點起火。比如長下坡路段長期使用剎車,就容易造成制動液溫度的增加引起壓力上升,從而引發制動油路的破裂,將制動液噴到熱的制動鼓上而被引燃,使火進一步蔓延。


知道了哪些因素會導致車輛自燃,


那麼怎樣預防自燃也是有「小秘密」的


1

做好日常檢查


  車輛應按時到正規的維修站進行保養維護,平時定期檢查車輛是否有燃油、剎車油、機油或其他液體發生滲漏以及線路是否有老化、受損的現象。


2

遠離易燃易爆物品


  不要在車輛內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尤其是打火機、滅蚊劑等容易受熱膨脹爆炸的物品。燃放煙花爆竹飛濺到車輛內部或底部,汽車直接停放在未完全熄滅的煙花爆竹殘留物上,或周邊焚燒祭祀用品、垃圾等,均有可能引發汽車火災。


3

避免私自改裝


  加裝改裝如大燈、防盜器、音響設備、電熱毯等用電設備,沒有分析車輛的電路布局、結構和功率等,改變車輛線路、增加電路負荷、易摩擦處未有效固定等極有可能引發自燃。


4

不要長時間踩剎車


  車輛行駛過程中長時間踩剎車會使制動系統過熱,聚集的熱量倘若遇到泄露的液壓油,可能會引發燃油液導致火災發生。


5

長期配備有效滅火器、絕緣手套等應急裝備


  車內配備滅火器,並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發現滅火器壓力過低要及時更換,以便在自燃發生時及時自救或救助他人。


注意:當純電動汽車的動力蓄電池起火時,乾粉滅火器不能有效撲滅火災,需要用大量的水來冷卻電池和滅火。


疫情面前

宅家,就是參戰

穩穩地守護著自己的陣地

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除了防疫

也要做好日常防火工作哦!


來源:義烏消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NvLTXABgx9BqZZIOc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