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咕咕
大型音樂挑戰類真人秀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以下簡稱「《蒙面4》」)已於上周在江蘇衛視播出。
近日,讀娛君在視頻網站觀看節目時,發現節目畫面已被多個馬賽克所占據,從主舞台上的冠名logo、主持人手持麥的麥標、猜評席的道具再到節目後期的包裝物料,冠名商所出現之處悉數都被馬賽克所遮蓋,與贊助商相關的口播亦被剪掉,節目一開場便上演了一出「蒙面冠名猜猜猜」。
網絡非會員版
台播版
網絡會員版
當然,綜藝節目台網兩套廣告,網播版剔除台播版廣告的現象,已是當下行業的常態。但讀娛君也發現,在後續上線的特別版節目當中,節目時長擴充到兩個多小時,廣告植入也都悉數保留。
從台播版本到網播普通版本,再到特別會員版,同一節目三幅面孔,這背後又釋放著何種行業信號?
普通版裸奔,節目IP價值縮水?
根據讀娛君統計,第二季由水密碼水CC和酷狗音樂、冰島酸奶贊助播出,第三季由水密碼水CC和抖音贊助播出,以片頭、貼片、角標等形式進行植入,台播版贊助商的物類同樣照常出現在了節目中,而到了第四季網播普通版本里,除了馬賽克,毫無金主身影。
也就是說,《蒙面》系列的二、三季均有數位網絡版贊助商,但《蒙面4》網絡普通版卻以「裸奔」的形態播出,這或與節目前幾季的播放量有關。
根據藝恩數據顯示,第一季網播量13億,第二季網播量16.4億,第三季網播量不到第二季的四分之一,僅為3.9億,這一流量數據或讓網絡贊助商預估到了後續合作的低性價比,亦為第四季網絡招商不利埋下了伏筆。
如今,第三季播放量斷崖式下跌的長尾效應出現,對於第四季的網絡版招商造成了不利影響。外加優酷已經關閉了前端播放量,更是讓品牌方對其網播效果失去衡量標準。因此,第四季網絡版的裸奔,或會被外界看作「蒙面」這一節目IP商業價值縮水的重要標誌。
客觀來看,《蒙面4》首播收視成績可圈可點,獲得CSM59城平均1.18%的收視,是上周衛視綜藝榜總冠軍,但在網絡端的關注度和口碑都出現了下滑的現象。如今,音綜領域已過了「好聲音」、「歌手」系列所在的紅利期,後來者「蒙面」系列播出四年來,雖在前期出現過「小爆發」,但「綜N代」的疲態盡顯,在不斷更新節目模式前提下,豆瓣評分依然低迷。
「蒙面」這一IP作為江蘇衛視的頭部內容,如今走向頹勢,亦是敲響了警鐘,刺激節目製作方推出新節目。在9月,江蘇衛視召開了「星荔量」2020江蘇衛視招商會,除了「綜N代」節目之外,也推出了《從地球出發》《我們對唱吧》《我想開個店》《中國原創季》等新節目。
單就內容形態概念來看,讀娛君認為,只有《從地球出發》這一科幻綜藝相對新穎,其他節目類型或多或少都已被其他平台涉獵,頗有當年跟風慢綜藝推出《三個院子》的操盤手法。
近年來,江蘇衛視在頭部綜藝的「推陳出新」上,可以說是成效甚微,僅有《最強大腦》《蒙面唱將猜猜猜》《非誠勿擾》幾大綜N代作為中流砥柱,而在上半年新一季的《最強大腦》負面新聞頻出,引發了極為惡劣的行業影響。江蘇衛視頭部新生內容斷層加劇,下半年「蒙面「系列亦是口碑平平,難以逆風翻盤。
特別版增量
會員權益的提升還是濫用?
對於用戶而言,在馬賽克中觀看節目的用戶體驗不佳。平台方還準備了會員特別版的內容。
在會員版中,節目時長共計2小時6分,是在原有節目基礎之上的plus版本。讀娛君發現,這一版本里的節目冠名相關物料都悉數存在,甚至還多了不少海天醬油相關的軟廣。
比如,在節目一開始的開機餐里,節目組準備了之前猜評團嘉賓之前點的菜,多了一段互猜菜是誰點的環節,其間多次提及海天醬油,一開始大張偉進來就說「這是海天醬油大餐」、「這裡的每一道菜都放了我們的海天醬油金標生抽」、沈南說「用我們的海天醬油金標生抽炒菜就是香」等,以場景化的方式融入品牌廣告。
也就是說,平台方在會員版做內容增量的同時,也保留了台播版的廣告內容,還原了節目畫面的純凈度。但在過去,看無馬賽克的節目內容本是零門檻的,故而此舉是否將原本普通用戶即可擁有的權益劃到了會員權益,這一用戶運營邏輯值得商榷。
衍生節目內容形態多樣實質上,像《蒙面4》這樣正片的plus版本是衍生節目初期相對低級的打法,如今大都或是像《中餐廳3》將未被剪輯到正片的內容做成合輯,或是像《吐槽大會》系列的獨立衍生節目《吐槽吐槽大會》《散場》以及偶像養成類衍生節目場景化,分為練習室、宿舍等。
專供會員的衍生節目是視頻網站的常規打法,能夠將普通用戶轉換為平台會員、增加品牌植入空間上釋放出延伸價值。在讀娛君看來,對於《蒙面4》這一節目的特別會員版打法並不是最佳策略。
首先,《蒙面4》的音樂屬性,決定其並非能夠像《這就是街舞》系列節目會被用戶反覆觀看。外加除了節目本身,觀眾還可以通過QQ音樂等其他渠道去欣賞嘉賓所唱的歌曲。因此,以帶廣告的plus版本作為會員權益,並不是轉化會員、提升會員用戶體驗的高效策略。
其次,于海天醬油這一大眾調味品牌而言,所需要的是通過泛眾化的傳播培育消費者、刺激消費者購買。在會員版內容中如此呈現,實際上增加了一道准入門檻,外加節目會晚於普通版上線,在吸引用戶二次觀看的機率相對較低。在准入門檻提高和觀看用戶基數降低雙重壁壘下,降低了品牌內容曝光頻次,廣告內容觸達率大為降低,線上流量價值有限,對於冠名商品牌傳播與變現存在一定的影響。
結語:
同一節目三幅面孔示眾,以節目為引來薅羊毛,卻又全然不顧「羊」本身的感受,雖說其間牽涉著台播方、網播方以及贊助方等多方利益,卻是當下綜藝行業少有的現象。與其「毫無節操」地薅用戶羊毛,節目製作方還不如貼合用戶屬性,研發共創新的節目品類,靠內容引導傳播,靠口碑置換商務資源,而不是不遺餘力去榨乾「綜N代」IP的最後一滴血。
*原創文章,轉載需有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