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內 首 檔 懺 悔 綜 藝

2021-01-08     腹黑狗子說八卦

原標題:國 內 首 檔 懺 悔 綜 藝

在《演員請就位》結束之後,二台的《我就是演員》在前兩周宣布開場。

因為前者的口碑翻車,總覺得後者能吸取經驗搞出新花樣出來。

事實證明,《我就是演員》的確沒有辜負大家的期盼,真的有了創新——你以為演員的表演是在喊卡以前,實際上的表演是在點評時刻;你以為這是演員競演綜藝,其實這是國內首檔懺悔綜藝!

目前節目才播出三期,我們已經看到了張檬為自己整容後悔,為做第三者、不珍惜自己的前途道歉;盛一倫為自己不會表達和導師起了不必要的爭執道歉;李夢回憶《白鹿原》曾經的換角,為了自己之前的不懂事道歉;郭品超為了沒表演好葉問這一角色道歉……

即便不道歉,演員們也免不了在台上痛哭流涕感傷一下,然後賽後再發一篇小作文,感慨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希望大家再給我一次重新出發的機會OR希望大家再跟我重新出發一次好不好。

鋼針,每次看到這種畫面,貓老師都得感嘆一下——這才是真正的好演技吧!順便懷疑中途調台過來的觀眾會不會把這一季的《我就是演員》當成《藝術人生》或者懷疑章子怡她老公誤入節目現場還多嘴問了一句:你的夢想是什麼。

大概因為是後播出的緣故,《我就是演員》目前呈現的狀態幾乎完全copy了《演員請就位》。

首先,節目定位由原先的大咖&成熟演員秀變成和後者相似的,針對年輕的且相對默默無聞的演員的「鍊金之旅」;大體賽制上也與後者相似,先組織專業人士對演員進行市場評級,接著由高排位演員挑選劇本&低排位演員進行合作表演(挑人選劇本的部分在播出中被淡化了)。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評定方式,《我就是演員》的評定團隊由考核官和表演指導組成,大家通過留燈滅燈表達自己的觀點,若三盞燈全滅表演將即刻停止;若還有剩餘,則由評定團隊投票選出一人拿走還亮著燈(也就是對應的星級)。

按理說,有人開路,後面跟著走的應當平順許多,但事實上八成因為之前某些事的報應來了,《我就是演員》不但走得不順,還差點兒連車都翻了。

節目原本談好了三位評委,結果先是曾國祥必須「一剪梅」,之後於正又因為抄襲舊事臨時退出,雖然節目組又找來了張紀中和幾個業內救場,但沒了能拉下臉說話的人,這台子上瞬間有點不太平衡,搞得節目組只能在表演指導上下功夫,剪輯之下郝蕾分分鐘要和張頌文在台上打起架來:

而另一邊僅剩的一位章子怡也要跌落神壇,不知道是肚子裡真沒什麼墨了,還是節目組剪輯的鍋,每次點評都成套路,先放出一些危言聳聽的評價、之後聯繫自己經歷,最後上升高度把一切歸到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上,比如天賦、比如感覺……

不過說到底這其實也沒啥,畢竟演員的專長也不在說話上,說不好整個答題模式出來簡化也無可厚非,但是姐姐你別做中國馳名「雙標」好不好啊。

新一期節目裡章子怡就對著來參賽的金子涵和金莎痛斥:為什麼一定都要當演員呢?演員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難道?所有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雖然賽後採訪她又表示自己不是針對誰,只是對行業浮躁現狀的擔憂,但……這擔憂未免給的也太突然了,這還是之前對著鄭爽也能說出「我19歲一定不如她」,對著歐陽娜娜也能說出致敬她敢於再上台、即便孟美岐演技辣眼也讓她勇敢往前走的那個章子怡嗎?

關鍵……就連她自己也在於音樂上沒有任何建樹的情況下,跑去《中國最強音》當評委了,試問歌手又是什麼最低級的職業嗎?

說這麼多,其實我們也沒有要針對章子怡的意思。因為誰都明白,無論演員台下戲比台上戲還多,還是導師點不出重點又說錯話,都不過是節目組豐滿自己立意的「內容」罷了,整個節目呈現出的狀態還是背後的團隊在定奪,而非台上站著的這些人。

章子怡感慨影視行業現狀浮躁,但想想真正浮躁到需要感慨一下子的恐怕是綜藝行業吧。之前我們責怪一些綜藝節目因為發現同觀眾尋求感情共鳴亦或滿足大眾窺探的慾望更加容易吸引關注,便逐漸偏離節目定位,忘卻初心,且最終因為內容趨同導致觀眾厭倦,走向死亡。

後來想想,好像整個大環境都是這樣。目前市面上很大一部分所謂音樂綜藝、競演綜藝,實際上做的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坐鎮幕後的節目組們想的早已經不是如何讓歌手有好的演唱呈現、如何讓演員更好的發揮,而是如何獲得爆點,賺取收視率。

試問,心思都變了,又怎麼能拍出觀眾想要的東西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LJi4XYBubk3rjNb-4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