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頭髮有多重要,在古代,你敢隨便剪頭髮嗎?

2019-10-20   謀士說

俗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俗語。現在也被很多人當成教育後代的至理名言。現在的人對於自己的身體可以自行決定,小到髮型改變,大到器官捐贈等。我們都有權替自己做決定。然而在古代,女子就連斷髮都被視為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情。

嫻妃

在前不久很火的《延禧攻略》里,我們可以看到,大結局中嫻妃計謀敗露後與皇帝對峙一堂,對皇帝失望至極,最終悲痛欲絕,毅然剪斷了自己的頭髮,太后便說你這是在詛咒我詛咒皇上啊!很多人不解,古代女子斷髮有何意義?為何古代女子不能輕易斷髮?

古代的人大多認為身體髮膚來自於父母,斷髮是對父母的拋棄,甚至是咒罵。而在後宮中,這一避諱體現的尤其明顯,後宮女子不允許斷髮,因為這一舉動會被人認為是帶有詛咒皇帝的意味,成婚的女人更不能斷髮,人們常說「結髮夫妻」,斷髮則證明夫妻情分已經走到了盡頭。

另一種情況,夫妻兩人暫時分離,會互相剪一束頭髮交換來作為對方的留戀,雙方互相時時牽掛,以此物來寄予相思之情。這是夫妻兩人感情深厚的一種表現。

古代女子

當丈夫在世時,女子減去長發,也表示對丈夫的感情已經不復存在,對這段感情已經萬念俱灰了。失去丈夫的女子會剪去長發,意味著為死去的愛情殉葬,我不能陪你一起共赴黃泉,剪下長發,就讓它替我陪你走這最後一遭吧。可是頭髮可以再生,而那個人卻不能再回來,失去的愛情也不會隨著頭髮的生長隨之再現,所以古代的女子一般不會這麼做。

後來歷朝歷代中,女子剪斷自己頭髮的都代表看破紅塵,決心出家。或者是對生活沒有了任何的念頭,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做法,卻也令人心痛。曾經在不少影視劇中就有女子對紅塵沒有了期盼,出家為尼,比如歷史上具有爭議的魚玄機,也是在經歷了生活的坎坷後,萬般無奈出家做了一名女道士。

古代美女

作為清朝統治者的滿族人,除了國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皇帝駕崩,還有就是位同太后般的人逝世,才能夠斷髮。所以這就是在清朝的歷史中,乾隆的繼後因斷髮失去了皇帝的寵愛,結局悲慘的原因了。

古代的女子受到條條框框的束縛,能夠自己做主的少之又少。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看法來審視古時候傳統或習俗,老祖宗留下的無論是文化還是俗語,我們都應該用正確的看法去對待,畢竟取之精華去其糟粕是繼承文化的最好方式。

古代的規矩禮儀數不勝數。如果換做是你生活在古代,需要注意的可不只是剪頭髮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如果你穿越到古代,你準備好應對那些規矩禮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