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授予Oncoprex聯合奧希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快速審核資格。
有這個資格意味著什麼?——當別的藥物還要經過漫長的流程等待上市,Oncoprex已經被「保送」獲得了優先入場的名額,可以更快更早進入市場用於治療,而這段被節省下來的時間就是無數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陷入瓶頸家庭的新希望。
Oncoprex是美國Genprex公司開發的免疫基因治療藥物,消息一出,Genprex公司股票頓時暴升3倍。為什麼FDA和資本市場那麼看好Oncoprex?
因為它可能是克服耐藥的終極大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王牌!
治療的過程如果看作是一場戰爭,EGFR靶向藥就是我們派出的特種兵,癌細胞和腫瘤組織就是我們要摧毀的敵軍城池。
初期這些藥物可能打了個敵軍措手不及,但隨著惡人們給自己搭建的防護牆越來越厚,這些針對性的炮彈就變了毛毛雨。任憑特種兵們怎麼打都不起作用的時候,我們稱之為產生了「耐藥性」。
目前現實里,這批特種兵是我們手頭最強最牛的,如果他們都失敗了,這就意味著患者的治療陷入了瓶頸。
而Oncoprex就是一張能力挽狂瀾,主導這一場戰役勝利的王牌。
抗耐藥性
Oncoprex作為王牌的資本是什麼?——它的主要活性成分,名叫TUSC2的抑癌基因。刺客喬裝打扮成美女刺殺皇帝的美人計我們見過不少,Oncoprex就是「打扮」了下 TUSC2基因,瞞天過海「刺殺」腫瘤。
TUSC2基因被Oncoprex封裝在作用類似於交通工具的納米囊泡中。納米囊泡幫助TUSC2基因輕鬆穿過腫瘤細胞的細胞膜進入腫瘤細胞內部。
對於帶負電荷的腫瘤細胞來說,一旦遇到帶正電荷的這個囊泡,正負電荷相互吸引,腫瘤細胞會不顧一切奔向它的「真命天女」。Oncoprex就這樣精準地黏上了腫瘤細胞。
研究顯示,假設正常細胞吸收Oncoprex的速度如果是10-25秒,那它被腫瘤細胞吸收的只需要1秒。一旦Oncoprex進入腫瘤細胞,TUSC2基因就會生成一種蛋白質,幫助恢復腫瘤細胞中的某些功能缺陷。
截斷腫瘤細胞增殖的道路,使其無法複製再生
修復原本正常細胞正常死亡的通道,強押著腫瘤細胞走上奈何橋
促進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細胞,並抑制耐藥現象的產生
Oncoprex+厄洛替尼,無敏感突變患者完全緩解
目前已經進行Oncoprex聯合厄洛替尼治療耐藥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II期臨床研究。研究納入以下三種類型
EGFR敏感突變但靶向藥耐藥(現有靶向藥可治療的突變)
EGFR非敏感突變(現有靶向藥無效的突變)
野生型患者(無突變)
安排患者接受以下治療:Oncoprex + 厄洛替尼藥物,Oncoprex每3周靜脈滴注一次,厄洛替尼每天口服一次150mg。
其中9例患者可評估療效
4例患者腫瘤有縮小,腫瘤中位持續緩解時間為3個月,疾病控制率78%;
1例EGFR非敏感突變患者完全緩解;
1例EGFR陰性患者的目標病變縮小24%;
1例EGFR陰性患者的一個目標病灶消退30%,所有目標病灶消退18%;
1例EGFR敏感突變耐藥患者,沒有T790M突變,疾病穩定,腫瘤有所縮小,腫瘤代謝活性降低。
總的來說在同類型患者中,Oncoprex+厄洛替尼的療效優於阿法替尼的療效數據(疾病控制率58%)。
Oncoprex安全性良好,未見劑量限制性毒性,不良反應多數也與厄洛替尼有關。
這裡也解釋下什麼是「劑量限制性毒性」。有句俗語「是藥三分毒」,吃藥講究適量而不是越多越好。而化療治療中存在藥物的劑量和療效之間存在陡直的線性關係,即一定範圍內,你用的藥越多,療效越好。
但是超過一定劑量,會產生嚴重副作用,這些毒副作用就是化療藥物的「劑量限制性毒性」。
患者中完全緩解的是一位58歲女性,EGFR 外顯子18和20錯義突變,屬於非敏感突變,靶向藥無效。
患者先前接受6輪培美曲塞和卡鉑治療以及2輪培美曲塞維持治療並耐藥進展。
接受 Oncoprex+厄洛替尼 治療後,肺原發腫瘤以及肺,肝和淋巴結轉移瘤全部消失。
完全緩解患者治療前後影像對比 左為治療前,右為治療後
FDA快速審核助力,Oncoprex多項研究開展
Oncoprex被FDA授予快速審核資格,就說明它在當前醫療市場上,有潛力滿足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療需求。這不僅加快了藥物開發進程,藥物進入市場也指日可待。
該藥物新的治療方案正在海外進行臨床招募,肺騰助手已開通不以盈利為目的海外臨床服務,幫助大家與相關醫院溝通,幫助患者們申請到海外臨床名額。對該臨床感興趣的患者和家屬,可以聯繫肺騰助手諮詢。